如今,越來越多的日本商品車以滾裝海運方式運抵大連港,在港內完成火車裝載作業后,直接發往中亞地區。為提升商品車通關時效,實現海陸連接點的無縫銜接,大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創新申報模式,對所有外貿船舶實行預檢“免單證”、船舶“全時通”及手續“一次通”等通關服務,助力從大連口岸到中亞地區的商品車發運量不斷提升。
在我省,更多的市場主體切身體驗到通關提速帶來的貿易便利。7月21日,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全省口岸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通關便利化,加強口岸部門聯動協作,采取有力有效舉措,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壓縮通關時間,為市場主體提供合理穩定的通關預期,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據統計,2022年6月,我省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48.22小時和0.9小時,較全國平均水平分別快2.17小時和0.37小時,持續鞏固國務院提出的“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的工作成果。
高效通關離不開各地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在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方面,我省推進全業務領域一體化改革,持續優化通關模式。沈陽海關繼續深化以“一次運抵、一次申報、一次裝卸、一次驗放”為標志的“區港直通”改革,徹底破解中歐班列裝載節點與綜保區物理區位隔離的發展瓶頸,推動沈陽綜保區口岸功能作業區建設,整合沈陽地區跨境班列資源,實施“多點查檢、集中發運”模式,實現中歐班列集約化、智能化監管,為打造遼寧沈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創造有利條件。1月至6月,沈陽海關共申報監管中歐班列222列次31311箱次,同比分別增加18.7%和25.5%。大連海關制定進出口貨物作業效率提升工作機制,深化申報模式改革。今年上半年,關區內出口提前申報率達到78.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申報無紙化率達到99%以上。
在優化國際船舶和航班保障能力方面,我省不斷探索服務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遼寧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為復工復產、中韓跨境電商貨運、基礎民生貿易商品等各類重點航班提供24小時“零等待”通關服務保障,實現“機到即辦”;遼寧海事局全力支持海事信用等級良好的船舶代理通過“單一窗口”平臺向海事部門提交書面告知承諾書,免于提交大量的船舶檢驗、適航、船員適任證書掃描件,預計每年可為9000余艘船舶節省時間約4000小時,極大提升了船舶口岸通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