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安委會發布的《“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下稱《規劃》)中強調,由于鄉鎮農村消防安全“洼地”愈加凸顯等因素,消防工作仍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何在農村地區補齊消防短板?《規劃》從壯大農村消防隊伍、改善農村消防條件等方面提出了指導要求,明確要降低農村火災風險,有效防范“小火亡人”和“火燒連營”。
擰緊古建筑安全防火閥、升級智慧物聯、培養鄉村“消防安全明白人”、成立縣級消防志愿服務站……近年來,為解決農村消防工作實際難題,清遠消防采取多項措施,筑牢消防安全基石,不斷改善和提高農村消防安全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穩步前行。
防范“火燒連營”??
千年瑤寨裝上現代消防系統
《規劃》提到,要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造、“平安農村”創建、易地搬遷和“電改、灶改、水改”等,加強防火改造,推廣配備簡易消防設施,降低火災風險,有效防范“小火亡人”和“火燒連營”。
“小火亡人”是指小面積的火災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這是農村火災的突出特點,此外一些傳統村落集中連片,易造成火災蔓延。
清遠市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城中村、老舊小區消防安全基礎薄弱,村民自建房,存在防火間距不足、周邊道路狹窄、電氣線路老化或私拉亂接等問題;民宿等新業態帶來新的風險等。古建筑火災防控能力較低,清遠現存古村落有59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6處,大多屬于文物古建筑,其中木質結構較多。
擁有400幢明清古建筑的千年瑤寨,興起了民宿、農家樂、特產店等新業態,游人如織。但石街狹窄、電線亂拉亂搭、長年深居于此的瑤胞們消防知識欠缺,建筑耐火等級低,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形成“火燒連營”的態勢。
去年,在省、市、縣各級的支持下,投入近500萬元的資金,從電氣線路改造、管網鋪設、技防提升、滅火救援、長效管理5個方面入手,下大力氣解決瑤寨的消防安全問題。
目前,古瑤寨已新建2座消防生活兩用水池,裝上了市政消火栓管網,整個瑤寨從以前儲水不足80立方米,增加到如今的600立方米。同時加裝聯網式煙感和漏電保護開關,瑤胞家的入戶線路也啟動了穿管保護措施,經營性用戶都配置了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寨子的消防硬件得到了提升。
“我們以前不懂消防知識,現在消防員的幫助下,通了消防水管,整理了電線,他們還教會我們使用滅火器材。”經過一場消防安全“內科手術”后,連南千年瑤寨景區的發展也邁上了新的臺階,當地不少瑤寨居民也成了消防安全“明白人”。
除了給古建筑裝上現代消防系統外,部分鄉鎮陸續升級智慧物聯。例如,清新區太和鎮政府投入60多萬元建設智慧消防系統,為商戶安裝聯網式煙感865個,鎮應急指揮中心安裝預警監測系統;建立消防通道監控預警系統;各社區設立6個“公共消防應急柜”,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一旦發生火情,網格員立即響應。下一步該鎮還擬繼續投入150萬元支持聯網式煙感建設。
培養消防“明白人”??
用鄉音俚語宣傳消防知識
“阿伯,你家的電氣舊線新接私拉亂接,還使用三無電插座產品存在電器超負荷運轉,很容易引發火災的。”……
近日,陽山鄉村消防宣傳員、消防志愿者開展“敲門入戶”宣傳活動。只見鄉村消防宣傳員背著藍書包,里面裝著宣傳單張、微型滅火器、為民聯系卡等。他們通過“檢查+宣傳”的方式,用當地的語言將消防安全知識送進千家萬戶,打通鄉村消防宣傳“最后一厘米”。
陽山縣擁有廣東地勢最高的山地,許多村莊隱匿在崇山峻嶺之間,網絡覆蓋低,以往消防宣傳難以抵達大山深處,而“背包消防宣傳服務隊”開展入戶宣傳后,目前已覆蓋全縣73%的村委會和26%的村民小組,逐步使鄉村群眾從消防“零認知”向“明白人”轉變。
為破解鄉村消防安全知曉率低的問題,去年清遠在全省率先推出的“鄉村消防宣傳員”志愿服務,創新聘任了119名“鄉村消防大使”,組建4支“背包消防宣傳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鄉村小道、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逐村逐組走訪、挨家挨戶宣傳,手把手教授村民防、滅火知識。
“我們村寨上了年紀的老人聽不懂普通話或粵語,我可以利用探親假日,帶上消防宣傳資料,在拉家常之時,用家鄉話給他們講消防知識。”連山壯族小伙楊常念是首批鄉村消防宣傳大使之一,像他這樣的本地籍貫消防員是“鄉村消防宣傳員”的一大特色。
據清遠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清遠地域廣大、鄉村人口眾多,村民自防自救能力弱。“鄉村消防宣傳員”順應消防隊伍改革契機,依靠本地籍貫的消防員、專職消防隊員和文員,利用回鄉探親等假期開展服務,解決了少數民族村寨、偏遠地區語言不通、消防安全條件薄弱等問題,重點關注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等群體,增強基層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風險的能力,筑牢鄉村消防安全防線。
清遠市消防救援支隊對聘任的“鄉村消防宣傳員”進行集中培訓、教育,使其具備消防服務能力,并根據各地民俗、重要時節和防控重點制定工作實施的計劃表。“鄉村消防宣傳員”每月定期下村(寨),協助村委會制定村民防火公約,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各項制度,根據工作任務開展消防巡查、整改隱患、村居微型消防站訓練、疏散演練、消防宣傳培訓等工作。
筑牢消防隊伍??
提升鄉村消防安全治理能力
“以往消防安全巡邏檢查總是停留在抬頭看電線、低頭看滅火器的層面,不知道如何向群眾解釋到底違法了哪些消防法律法規,今天上完課我茅塞頓開……”近期,陽山縣鄉鎮網格員阿珍和轄區內1000多名網格員接受了消防培訓。這也是陽山消防大隊為打造消防蜂巢力量,開展的“鄉村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訓活動。
《規劃》在“壯大多種形式消防隊伍”中提到,要推動鄉鎮(街道)、農村(社區)和符合條件的社會單位全面建立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提高初起火災撲救能力。
清遠消防救援支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13個消防站完成營房改造工作;新建1個一級、4個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升級11個鄉鎮專職消防隊。每年舉辦“119消防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初步建成10個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鄉村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月4日,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志愿服務站揭牌,后續各縣市區將陸續成立消防救援志愿服務站。這是繼2020年,全市85個鎮街成立消防辦公室;2021年,在全省率先推出“鄉村消防宣傳員”志愿服務后,清遠鄉村消防隊伍的又一力量。
在今年清遠市“清剿火患百日攻堅”“拆違破網開窗治電”等消防專項整治行動,這些鄉村消防隊伍發揮積極作用。例如,清新區各鎮消防辦公室協同有關部門清理違規住人場所397個,拆違368處,拆除防盜網464個,開設逃生窗531個,拆除戶外廣告牌66個,整改涉電消防安全隱患111處。還與應急、市場監管、住建、城綜、公安、供電、鎮政府等部門成立專班,采取“借調脫產、會商研判、聯合執法、集中辦公”的模式開展治理工作。
根據《清遠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規劃》,清遠將推動消防工作有效融入基層自治、網格管理、聯防聯控、綜合執法等范疇,強化火災風險監測預警、響應處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