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總體呈企穩回升態勢,體現宏觀經濟大盤“壓艙石”作用。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江源分析稱,工業生產增速連續提升,邊際改善特征明顯,彰顯強大韌性。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工業經濟穩步恢復,高技術制造業生產表現亮眼。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穩步增長,增強了工業發展的后勁。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高4.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5個百分點。
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認為,從相關數據來看,工業對國民經濟拉動支撐作用正在持續增強,制造業投資穩步增長、工業品出口的持續恢復以及高技術制造業的強勁動能,都為下半年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奠定重要基礎。從相關部門工作來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仍是下半年穩工業的重點。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使企業穩產達產,恢復產能,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在“穩鏈”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半年還將進一步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健全大宗產品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加強汽車芯片供給,推動區域間、上下游協調聯動,確保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數據顯示,自4月份“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建立以來,累計已推動解決企業物流運輸和復工復產問題6000多批次。目前,汽車生產已全面恢復正常。
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韓建飛表示,政府主導的物資調度和產業對接只是應急之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需要各行業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進行全鏈條的改造提升,加速把供應鏈變成“供應網”,靈活應對供需變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困難行業企業,突出重點,分類施策,進一步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加快提升穩產達產水平,著力擴大工業投資消費需求,持續鞏固工業經濟企穩向好基礎。
下階段,要落實好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強化物流保通保暢,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推動工業生產平穩運行。
央地還密集部署促消費政策,擴大內需,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工業經濟發展韌性。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明確將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為重點,不斷提升消費品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各地也陸續出臺穩定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的措施。關兵認為,如果下半年各項穩增長政策能夠加快落地見效,工業增加值有望繼續保持明顯增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