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虎跳門水道,碧波萬頃,長龍入海。這里是珠海的最西端,湍急的江水聲與不遠處重大項目建設工地上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產業第一”的合鳴曲。
今年以來,珠海市以“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為工作總抓手,提出5.0產業新空間布局,吹響邁向萬億工業強市的沖鋒號。其中,在產業布局上著重打造東西部兩大“引擎”,有著最多可連片開發土地的斗門區被視為產業發展的主戰場。
富山工業園,一片約10平方公里土地被劃為富山工業城,以大空間、大投入牽引大項目、大產業,這里將成為斗門破局起勢的重要支點,支撐壯大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輻射功能。
不久前獲批的省級預制菜產業園頻頻引來關注的目光,斗門未來三年計劃投入資金2.1億元扶持預制菜產業發展,引進一批“小而精”優質加工企業,全力打造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識變求變、守中開新;破局起勢,再創新局。從瞄準產城融合發展的富山工業城,到下好預制菜發展先手棋,“產業第一”的旗幟正在珠海斗門高高飄揚。
起勢
高起點規劃建設富山工業城
珠海作為廣東省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迫切需要新的空間載體來引領跨越式發展。
今年4月,珠海市印發《關于堅持“產業第一”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推出“1+5+3”產業發展系列政策(包括1個實施方案、5個十條試行措施、3個考評方案),明確提出在產業布局上著重打造東西部兩大“引擎”,實施“雙輪驅動”戰略。
其中,東部片區以珠海高新區后環為先導區打造未來科技城,對標深圳高新區;西部片區以廣東省大型產業集聚區富山工業園二圍片區為起步區,重點對標蘇州工業園,加快整備可連片開發產業用地,以大空間、大投入牽引大項目、大產業。
珠海斗門,虎跳門東側一片曾經是水田密布、阡陌縱橫的“白地”,被賦予承載珠海產業發展的使命。
富山工業城的建設構想從此應運而生。今年5月,珠海斗門在富山工業園二圍片區劃定約10平方公里土地,作為富山工業城的建設范圍,希望在此打造一個產城融合示范區,成為斗門破局起勢的重要發展支點,作為珠海增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功能的新平臺,輻射帶動粵西地區發展。
珠海要求,把富山工業園打造成為珠江口西岸的明星區域,把每年實現倍增作為奮斗目標,成為新興科技城、新興產業城、新興工業城。
走過13年建設歷程的富山工業園如何對標蘇州工業園?從“園”到“城”,一字之差背后,富山工業城將實現怎樣的城市夢想?
建設全國一流的產城融合現代化園區、全國一流的先進高端產業集聚區、全國一流的基礎設施配套樣板園區、全國一流的生態宜居園區,這既是富山工業城的新定位,也是珠海城市跨越升級的關鍵之舉。
就在今年,富山工業城將秉承“山+水+園”共融、“生產+服務+生活”共生理念,積極謀劃5.0產業新空間建設,在二圍北片區總計啟動約280萬平方米標準及定制廠房建設,打造珠海連片規模最大、全省單一項目建設總量領先的產業新空間。
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富山工業城的發展,不能局限在過去的傳統定位和既定路徑上,這片土地必須迎接新的使命,必須探索出一條新的產城融合發展路徑。
強鏈
加速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珠海斗門,坐擁數十平方公里的可連片開發熟地,這個珠海江門的交界地帶,如今正成為承接廣深創新溢出、牽引粵西發展的重要節點。
在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上,一批優秀的企業聯袂而至。
在能源變革前沿探索的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緯景儲能”)是即將進駐富山工業城的智能制造企業之一。憑借創新研發的新型儲能技術,緯景儲能將投資17億元,建設年產1.5GW鋅鐵液流電池項目,在此著力打造先進液流儲電裝置及系統的智能制造中心。
超前謀劃產業園區,加快引進創新種子,源于珠海斗門深刻的憂患意識。
珠海提出要以“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為工作總抓手,斗門即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落實“產業第一”的重要抓手,突出園區在產業發展中的主戰場作用,推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農業四大產業集群。
今年2月25日,在珠海市斗門區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儀式上,共32個產業項目、2個產業配套項目集中簽約,19個產業項目集體動工,總投資超1280億元,正式吹響了斗門區落實“產業第一”、加快園區建設的號角。
以四大產業集群為主業,珠海斗門沿著產業鏈不斷布局升級。
富山工業園正以富山工業城為龍頭,加快推動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努力構建“龍頭拉動、配套跟進、集群發展”的產業梯隊,圍繞“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招商,形成完整的產業閉環,全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以電路板產業為例,沿著產業鏈上下游,一大批如東山精密、方正科技、景旺、中京電子、越芯、深聯電路等行業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相繼落戶。目前,規模以上的電路板企業珠海斗門就有54家,還有18個投資額達億元以上的在建電路板項目,未來預計達產年產值超過320億元。
這是以產業鏈協同合作對沖產業變局的新舉措。今年以來,珠海斗門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招引關鍵企業,重點支持龍頭企業橫向聯合、縱向整合上下游,力圖讓產業鏈一通到底、強而有力。目前,已與24個投資總額637.26億元的重點產業項目達成初步投資意向。
在珠海斗門生態農業園,預制菜企業頻頻投來關注的目光。今年,斗門以獲批省級預制菜產業園為契機,規劃了1000畝的核心區,未來三年計劃投入資金2.1億元扶持預制菜產業發展。目前,已引進10家預制菜企業,已新建30萬平方米各類水產品深加工廠房及冷庫儲存總量近21萬噸。
速度
企業實現“拿地即開工”
盛夏時節,富山工業園中小企業園內,兩棟已經封頂的大廠房頗為醒目。這里是越芯高端射頻及FCBGA封裝載板生產制造項目(以下簡稱“越芯項目”)建設現場。
主導越芯項目的珠海越芯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珠海越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是一家國內封裝載板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球首家利用“銅柱增層法”實現“無芯”封裝載板產業化,其生產的無線射頻封裝載板、處理器封裝載板、系統級嵌埋封裝產品,在細分市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16天實現“拿地即開工”,50天實現首棟廠房封頂,90天實現第二棟廠房封頂,到如今具備投產條件,越芯項目跑出了珠海產業建設史上的“超級速度”。
“超級速度”背后得益于珠海斗門不斷深化的政務服務改革。通過“區長直通車”及精準化的審批綠色通道,越芯項目得以實現摘牌即可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實現“拿地即開工”。
在珠海斗門,像越芯一樣的創新種子,正在長成參天大樹。數據顯示,在2021年度珠海市高新技術企業成長性、創新綜合實力、經濟貢獻100強名單中,來自斗門的達35家,比上一年增加3家。
產業是城市之基。今年以來,珠海斗門緊緊圍繞產業項目快落地、快動工、快投產、快達產,著力營造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不斷增強對高端企業、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接下來,斗門將推動各項政策靠前發力、各項工作提速加力,重點從支持企業擴大產能、小升規、投資項目貸款貼息、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等方面推動企業穩產穩崗、轉型升級,助企紓困解難,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力爭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350家,工業投資完成2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沖刺1000億元大關,加快打造珠海市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珠海市斗門區委書記蘇虎表示。
為強化產業要素保障,加快項目載體建設,珠海斗門明確將在年內完成4500畝土地的整備;加快推動5.0產業空間建設,年內完成150萬平方米以上;加快斗門預制菜產業園項目核心區二期建設,引進一批“小而精”優質加工企業,全力打造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與此同時,珠海斗門也將實施“園區投入倍增”工程,年內投入不少于33億元資金完善園區基礎設施。
“產業第一”的
斗門行動
1舉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儀式,32個產業項目、2個產業配套項目集中簽約,19個產業項目集體動工,總投資超1280億元。
2優先將產業項目納入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2022年全區市重點建設項目108項,總投資145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3.68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7項,總投資491.04億元,同比增長74.9%。
3按照“2022年全面動工、部分建成,2023年大規模建成”時序,今明兩年力爭完成500萬平方米以上5.0產業空間建設目標。
4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培育一批高成長的牽引型企業,確保全區全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0家。
5做好“一條魚”文章,加快白蕉海鱸產業中心和白蕉海鱸產業示范園區建設。
62021年簽約的38個項目已落地21個,1—5月新動工產業項目78個。
7圍繞“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招商,對接300多家企業,儲備110個在談項目,意向投資額2511.86億元。
8在談項目中,斗門華電熱電聯產、冠宇軟包聚合物鋰電池封裝等重點推進產業項目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擬于近期供地。
9在談項目中,24個投資總額637.26億元的重點產業項目已達成初步投資意向,爭取盡快簽約落戶。
10力爭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350家,工業投資完成2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沖刺1000億元大關,加快打造全市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
富山工業城
是座什么“城”?
規劃范圍
富山工業城規劃范圍位于珠海市富山工業園二圍片區,東臨高欄港高速、北接江灣涌、西至崖門水道、南至沙龍涌,陸域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
四大發展定位
1
全國一流的產城融合現代化園區。立足富山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堅持產城融合發展理念,注重與城市功能、生態環境的協調,實行“統一規劃、分期開發、分步實施”,圍繞“火燒茅頂”做好“一座山”文章。
對標蘇州工業園,統籌規劃富山工業城公共配套、生活娛樂、產業研發、教育醫療、宿舍配套等功能布局,形成產業與城市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
2
全國一流的先進高端產業集聚區。突出產業第一,聚焦實體經濟,圍繞主導產業,做好產業規劃布局。根據全市產業發展大會精神,重點鼓勵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開展精準招商,實施“以商引商”,發展技術水平高、質量效益好、成長速度快的產業,重點發展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點的“專精特新”產業,力爭逐年實現工業投資倍增。
3
全國一流的基礎設施配套樣板園區。完善富山工業城內部道路建設、交通、供電供氣供熱、供排水管網(含消防管網)、市政等基礎設施,集中配置一批高端宜居的員工宿舍,完善周邊商業商務設施,健全政策咨詢、政務代辦、人才培訓、法律稅務等生產性公共服務,探索建立產業服務中心,打造全國一流的基礎設施配套樣板園區。
4
全國一流的生態宜居園區。堅持依山開發、繞水建城,注重山水林田湖草共同治理,注重工業城與城市環境的協調,充分利用好現有山水,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努力提升企業員工的居住舒適度,實現生態宜居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
斗門預制菜產業園——
探索建立
食品保稅片區
預制菜“一端連著鄉村振興,一端連著消費變革”,其最大特點在于串聯起一二三產整個產業鏈。今年6月,《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正式公布,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成功獲批省級產業園。
作為搶占行業發展的先手棋,近日編制完成的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概念規劃提出,將按照建設四大產業平臺,覆蓋預制菜全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搶占這一產業發展的新賽道。
規劃顯示,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以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20.9平方公里為發展腹地,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250畝,分三期建設。
其中,一期項目占地面積約270畝,總投資近20億元,目前已建成水產品深加工廠房30萬平方米,近21萬噸冷庫容量,已有強競供應鏈、誠豐優品產業園等10家預制菜企業落戶,擁有預制菜加工區、冷鏈物流區兩大功能。
二期項目將于今年啟動,包括項目標準化廠房建設,計劃總投資超41億元,其中既包括政府打造的25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也有連片的土地資源滿足龍頭企業建廠需求;同時,啟動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的白蕉海鱸產業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構建起預制菜加工區、研發區、冷鏈物流區、文化體驗區、金融服務區及產業服務中心“五區聯動”發展格局。
三期項目將打造冷鏈物流產業集群,為預制菜產業園提供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大宗貿易及集中物流服務,并啟動產業流通中心建設,打造以白蕉海鱸為主、其他水產品海產品及農副產品為輔的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
按照規劃,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將全力建設“原材料基地+預制菜生產加工基地”兩大產業基地、打造“產業金融中心+雙線物流集配中心”兩大產業中心、構建“預制菜生產與研發平臺+預制菜產業服務平臺+海產預制菜文化體驗平臺+斗門區鄉村產業振興示范平臺”四大產業平臺,聚焦預制菜國內外優質特色原材料、深加工與數字研發、產業鏈金融服務、國內冷鏈物流等方面,打造“四大平臺、四輪驅動”的預制菜產業引擎。
規劃還提出,未來將探索在園區內建設珠海保稅區的食品板塊保稅片區,把全球最好的優質農產品,如三文魚、金槍魚、澳洲龍蝦等統一進口至食品保稅片區,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打造預制菜原材料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