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靜
(資料圖)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召開。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開幕式上發表視頻演講。李彥宏表示,過去一年,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商業應用層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巨大進展,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改變。
他舉例稱,當下,AI技術已經從理解語言、文字、圖片和視頻,轉向內容生產。百度app內的一些視頻內容也是AI自動轉化的結果。
當前,AI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比拼,而是要具有好的商業落地場景,實現盈利。
李彥宏說:“人工智能發展多年,商業是其中的軟肋,而缺乏好的商業前景會讓創業公司增長停滯、虧損,融資上市變得困難。即便對于大公司,也可能會讓公司變得越來越不接地氣,逐漸變成一個研究部門?!?/p>
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商業應用進展最明顯的還是自動駕駛。
8月30日,百度發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自動駕駛方面,百度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運營規模持續擴大,第二季度提供了28.7萬次乘車服務,同比增長近500%。
截至2022年7月20日,蘿卜快跑累計訂單量達到100萬單,坐穩全球最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提供商。
李彥宏透露,與百度Apollo合作的國內外主流車廠有30多家,百度旗下集度汽車也發布了首款機器人概念車robo-01,量產車型將于2023年上市。
對于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李彥宏判斷,L2之后率先進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為L2和L4的事故責任界定都很清楚。L2責任在司機,L4運營商要為事故負責。L3中,司機在需要時接管,這就使得事故責任很難界定。因此,他認為L3的普及需要更長的時間。
李彥宏表示,過去一年,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在多個領域進展明顯,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方面。
“根據我們在各地的實踐,通過對交通網絡的智能化改造,可以讓通行效率提升15%~30%?!崩顝┖陿酚^預測,隨著通行效率提升,經濟增長將獲得新的活力,對汽車的限購限行政策將走進歷史。
不過,他表示,科技創新離不開制度創新的配套。目前無人車普及仍面臨“四不一難”的問題,即無人車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員、不能運營收費、事故責任難以認定。
李彥宏坦言,實體經濟的很多領域數字化改造尚未完成,數字化本身并未能夠帶來效率的明顯提升,智能化的滲透尚需時日,智能化對實體經濟的巨大拉升作用還沒有成為廣泛共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