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惠州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為經濟發展注入“創動力”

在緊鄰深圳的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位居全球PCB(印制電路板)供應商第22名的上市公司勝宏科技憑借創新研發實現業務快速發展。其專利“一種選化PCB板的制作方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生產PCB板已達75.51萬平方米,新增銷售額達10.17億元,新增利潤超過1.9億元,利稅額超過2.22億元。近日,該項專利摘得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企業高質量發展添新動力。

在“雙區”建設背景下,惠州正加快發展“2+1”現代產業集群,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通過深入實施深度融深融灣八大專項行動,特別是聚焦科技互興專項行動,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不斷推進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經濟發展注入“創動力”。今年1-5月,惠州專利授權同比增長40.3%,排名全省第一。

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

承接優質資源

在毗鄰深莞的惠陽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已有56家企業簽約擬入駐,其中大部分來自深圳、東莞,又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居多。“我們面向深圳、東莞等地招商引資進展順利。”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總經理高國城介紹,憑借臨深區位優勢,將繼續對接引進更多創新智造項目,助力深莞惠產業協同發展。

這是惠州主動承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資源外溢的縮影。當前,惠州正加快實施融深融灣科技互興專項行動,加快推進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吸引大灣區乃至全球更多科技成果在惠轉化,打造珠江東岸創新資源重要聚集地。隨著快速對接廣州、深圳兩大都市圈,一大批創新項目接連落戶惠州,促進大灣區協同共興。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惠州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如今,惠州正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依托大產業大平臺,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并加快建設惠深創新中心(深圳異地孵化器),努力建設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

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要求?;葜菁訌姼咝录夹g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力爭今年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600家、2200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5家,新增工程技術中心30家。

前不久,《惠州市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正式出臺。按照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要求,惠州將聚焦“2+1”現代產業集群,從落實高企認定獎補、引導企業研發投入等8個方面,積極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推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到2023年達3200家以上、力爭到2025年達5000家。

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有助于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為此,惠州積極開展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提升重點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今年,“揭榜掛帥”圍繞廣東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惠州“2+1”產業發展方向,包括三大重點產業領域9個重點專題,每項擬支持100-500萬元,鼓勵企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很關鍵。為建設全球能源科技創新高地和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惠州正加快建設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積極推動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上升為國家實驗室,高水平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稔平半島清潔能源新技術綜合應用試驗區。按照邊建設邊轉化“沿途下蛋”的思路,惠州還積極推進同位素研發、重核素合成等重大科研項目,促進離子膜、超導加速器等一批科研成果落地。

“灣區經濟就是要突出開放創新。”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惠州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兩大科學裝置”,可以引進一批高端人才,推動創新產業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知識產權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助推器。作為大灣區的“萬億工業大市”,惠州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通過專利技術產業化、高價值專利布局等項目支持勝宏科技、億緯鋰能、金百澤等“2+1”現代產業集群企業提升競爭力。今年3月,惠州獲省知識產權局推薦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并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

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惠州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的作用,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建設更加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2021年,惠州專利授權總量25624件,同比增長34.45%,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今年1-5月,惠州專利授權12657件,同比增長40.3%,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截至5月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11215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5件(按常住人口606.6萬人計算)。

圍繞知識產權全鏈條發力,惠州今年以來動作頻頻。

今年4月,惠州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在惠州市市場監管局正式掛牌成立并開業運營。這是惠州推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打造惠州首家以“平臺+論壇+產業+基金”為模式的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引進17家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涵蓋了知識產權代理、托管、評估、交易、金融、維權、調解、仲裁、公證等知識產權核心服務,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集聚區建設。

今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惠州受理窗口獲批成立,并在惠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商標申請、注冊、轉讓、續展、備案登記等24項商標業務實現就近辦理,進一步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在“家門口”辦理商標注冊和咨詢業務的需求。

今年2月,惠州市大灣區辦在《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明確,實施深度融深融灣八大專項行動,科技互興專項行動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提出,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爭取設立大灣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惠州分中心,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跨境協作機制,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

前不久,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惠州企業預獲中國專利優秀獎5項。近3年,惠州企業累計獲得1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其中獲獎12項來自電子信息產業,占比達80%。這也體現了惠州的產業發展方向。

從產業分布來看,惠州的專利主要集中在“2+1”現代產業集群中的電子信息產業,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專利授權總量超過15000件,占全市近60%,為加快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聯動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注入創新動能。

從地域分布來看,惠州力推的“3+7”工業園區匯集了全市超過70%的專利授權量,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其中僅仲愷高新區的專利授權量占全市的60%以上,連續多年位居全市首位。搶抓“雙區”建設機遇,借著惠州融深融灣的東風,3個“國字號”園區和7個千億園區的建設,為惠州創新驅動發展打開廣闊空間。

關鍵詞: 知識產權 公共信用 社會保障 司法保護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