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口崇禮區裕興路社區接到居民反映,稱某小區內有人私搭亂建、噪聲不斷,不僅擾民還存在安全隱患。社區隨即與物業及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及時拆除違建,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住宅小區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 由于老舊小區眾多,近年來,崇禮區由物業服務引發的管理問題日益凸顯。結合不同小區特點,該區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黨員作用, 以進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為目標,探索出“四式聯動”物業管理模式,多措并舉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居民與樓院黨支部自管自治。 針對無物業小區,實行社區與樓院黨支部共同參與管理,在黨支部書記帶領下,居民上下一條心,與黨支部深度配合,小區居住環境不斷改善, 居民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黨建+物業深度融合齊心共治。以生態灣小區為代表,小區將黨建和物業管理深度融合,推動物業管理工作從行業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 縱向構建 “社區黨支部+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社區組織鏈條。建立小區物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樓道長收集居民關于問題的意見,代表住戶參加會議,共同商討確定小區綠化帶改造提升、車位管理、全民健身設施投放和全員核算等事項,提出有效的實施方案和建議,強化對物業服務的監督。
在無公共維修基金小區推行保險+物業協同合作。 對于部分老舊小區缺乏公共維修基金的難題,采取物業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式,以100元/戶的標準進行投保,保險理賠范圍內涉及下水管道疏通、 水管爆裂維修、開鎖、高空墜物等諸多內容,出現問題保險公司及時賠償,業主繳納物業費,就能享受到上述的保險服務條款。在保障物業正常運轉的同時,使群眾生活難題得以及時解決。
由政府兜底物業棄管小區。 物業棄管小區由于建筑年代較久、維護費用大,管理成本較高,物業管理難度也相對較大。 為避免該類小區出現“無人管” “不敢管”的局面,崇禮區采取政府兜底的形式引進物業服務。前期通過財政補貼開展工作,先服務,居民認可后再收物業費,在有效解決了小區環境臟亂差、供電供水設施不到位、休閑健身設備不完備等難題的同時,進一步打通了物業管理的 “神經末梢”,使居民幸福感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