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開窗,滿眼綠色盡收眼底,走出家門,就有一處游園能盡享悠然。”近日,家住陽城縣南關社區的張緒林老人對他家附近的“口袋公園”如此稱贊。
張大爺稱贊的“口袋公園”名叫“鳳園”,是陽城縣委、縣政府今年實施建成的利民惠民“口袋公園”之一。
鳳園投資230余萬元,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該園以“鳳凰”為主題,融入“十鳳齊鳴”“十鳳重鳴”的歷史傳統文化元素,栽植的櫻花、紅楓、三角梅等樹種,以及刻著“書香首邑、教育名城”字樣的巨石,彰顯了書香陽城的悠久歷史。步入園中,沿著紅藍相間的小路,可以看到兩旁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奇斗艷。微風吹來,花香撲鼻。
陽城古縣城因形似鳳凰,故有“鳳凰城”之稱。大量“鳳元素”的運用,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過重構文化與城市的關系,將陽城傳統文化融入園中,讓城市更有魅力、文化更有活力。鳳園的建成,為附近居民帶來了愜意和舒適,成為人們晨練健身和傍晚休閑的“打卡地”。
張緒林老人每天都會到鳳園遛彎。他開心地說:“縣委、縣政府在家門口為我們建起了小公園,使我們在這里感受園林之美,在咫尺之間享受自然之趣,我打心眼兒里高興!”
“口袋公園”建設是陽城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優化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該縣以“公園城市、精致山城”為理念,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前提,不斷加快縣城配套設施建設,全力打造“一園一主題”“一園一特色”的城市“口袋公園”,充分利用縣城“金邊銀角”,通過見縫插綠等方式,不斷增加群眾身邊的小微綠地,優化居住環境,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肺活量”,提升城市的顏值和品質。
今年以來,陽城縣在原有環縣城六大公園提檔升級的基礎上,沿濩澤河兩岸建成了長達3.6公里、寬6至40米、總面積15600平方米的濱河綠道,成為市民們親水、近水、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在縣城主城區持久發力,加速“口袋公園”建設,目前已建成鳳園、萸園兩個“口袋公園”。以兒童娛樂為主線的美韻酒店“口袋公園”和東門廣場“口袋公園”正在加快推進。
據陽城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縣城建成區綠地面積有668.3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5%,綠化覆蓋率45.5%。今年,將繼續立足“公園城市”理念和“精致山城”定位,加快城市綠色生態建設,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增加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在陽城,老公園持續更新,“口袋公園”不斷增加,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正在逐步成為現實。綠色、宜居、生態、健康正在逐漸成為陽城人的切身體驗。便捷惠民、景觀亮麗、文化深厚、功能齊全的“口袋公園”,給居民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