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深度報道 >

來賓市農業數字化指標排名廣西第一 “糖企上云”!

“叮”的一聲,良種補貼信息就發到手機上,手指一劃就能購買農資——每天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鎮甘蔗種植大戶韋宗興都習慣性地登錄“糖業云”App查看訊息。他說:“打開手機就能看到自己甘蔗田的訂單、地塊信息、氣象信息以及甘蔗砍運收、蔗款結算和補貼發放情況,還可以通過App購買農資、租賃農機呢!”

自治區糖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來賓市是廣西最先推動“糖企上云”“上云糖業”的設區市,當地傳統糖業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加快推進企業、蔗農降本增效。據悉,在自治區大數據研究院今年發布的《2021年廣西數字經濟發展研究評估報告》中,來賓市農業數字化指標評估得分90分,排名廣西第一。

除了“糖業云”,來賓市還建設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中心、忻城縣“智慧蠶業云”平臺、金秀產業數字化管理平臺等4個數字廣西建設標桿示范項目;投資7.3億元建設全區農業數字化“信息網”項目12個;搭建了覆蓋全市的“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和縣鄉村電商網絡平臺;建成電子商務示范孵化基地3個、鄉級服務站38個、村級服務網點452個。

“數據信息已經成為除了土地、勞動力、資本外的重要農業生產要素。”該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書記朗忠彬介紹,2020年以來,來賓市通過出臺《加快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來賓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等文件,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推進農業數字化,促進其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型。

據統計,兩年來,來賓市共投入22.3億元,推進農業數據集成、冷鏈物流控制、電商網絡開發等,在部分地區實現了農業生產方式革新,同時也讓政府能夠更好地調用各方資源,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數據終端監控著全市農業大數據、氣象數據、產業分析和農產品價格;在忻城,桑蠶種植和銷售已經實現“企業+農戶”合約掌上化、訂單掌上化、結算掌上化;在糧食大區興賓區,智能農機可對橋鞏、蒙村、遷江等鄉鎮的6300多畝高標準農田(蔗田)實施遠程作業(包括播種變量、施肥變量、比例噴霧等);在武宣縣和象州縣,以富硒特色高產農業為代表的農業物聯網正在加速建設;來賓市與金融機構推動的數字普惠金融正在打通信息閉塞的痛點……

如今從“看天吃飯”向“知天而為”的來賓,大力將農業數據轉化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原動力,正闊步走上一條迭代數字農業,賦能“三農”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 農業物聯網 金融機構 普惠金融 數字農業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