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為提高工業園區承載能力,更好地促進優質生產要素集約節約和產業集中集聚,加快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建設步伐,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市工業園區高標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于6月底至7月初,對納入全市工業園區高標準建設行動的20個園區開展了二季度調研督辦、驗收評價工作。結果顯示,二季度20個園區共交辦的150項任務,截至6月底,完成114項,完成率達76%。
園區規劃修編有序推進。襄城經濟開發區、襄州經濟開發區擴區調區獲省政府批復,園區發展空間得到拓展;谷城化工園區、襄陽市再生資源產業園(谷城)、襄陽市汽車零部件(谷城)產業園聚焦主導產業,編制完善了園區產業發展規劃;谷城化工園區結合園區發展實際,修訂了控制性詳規、總體規劃等。
園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其中,園區路網建設穩步推進,市精細化工產業園修建完成金東路、凌波西路、治學路、雷雁大道,園區內交通路網逐步形成;市醫藥化工產業園修建完成南2號路、王樹崗路、12號路,園區內路網大循環初步實現。污水管網設施逐步完善,市電子信息產業園完成漢江北路與鄧城大道交叉口積水點雨污管網改造項目建設,市航空航天產業園完成團山至航空航天產業園10KV電力專線建設等。安全應急設施加快到位,市精細化工產業園、市醫藥化工產業園、谷城化工園區、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等化工園區,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推進園區可視化平臺、?;吠\噲?、消防站、安全應急平臺、環保監測站等安全應急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升級。
園區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全力以赴促開工,市高端裝備產業園比亞迪襄陽產業園一期建設開工,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總投資59億元東風輕型車智能制造和綠色工廠項目、湖北綠動中釩新能源項目開工等;緊盯進度促竣工,谷城化工園區吉利硅谷多晶硅項目一期、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東潤專用車智能化生產項目竣工投產等;鏈式招商增動力,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南漳)引進川發龍蟒20萬噸新能源材料磷酸鐵全產業鏈項目,市汽車零部件(谷城)產業園引進國苗特種車等整車及配套企業6家。
園區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市醫藥化工產業園、市再生資源產業園(谷城)、市航空航天產業園、市機電工業園等6個園區,共整合8家企業,盤活土地資源近600畝。
園區管理服務不斷提高。生活配套設施加快建設,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醫院、襄陽市兒童醫院、高新技術園衛生院新院等醫院主體建設基本完工,市42中擴建一期項目主體竣工,高新五小、高新四小主體建設進度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