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從市招商局了解到,我市日前出臺《襄陽市市級領導包鏈招商工作方案》,進一步優化市級領導包鏈招商工作機制,壓實招商責任,全面推進我市13條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和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補鏈擴群,加快構建“135”現代產業體系。
市級領導包鏈招商如何開展?目標是什么?制定了哪些主要措施?市招商局有關負責人圍繞該《方案》的主要目標、具體措施等作了解讀。
明確目標 提升產業鏈招商質效
《方案》中明確,要牢固樹立鏈式思維,實行重點產業鏈市級領導包鏈招商,不斷提升招商精度、招商深度、招商密度、招商速度,推動主導產業鏈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廣領域集群化發展。
《方案》指出,要按照招商引資合同投資額和簽約項目個數每年增長20%、實際到位資金每年增長15%的目標,聚焦全市主導產業重點領域和發展短板,集中力量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在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大型央企、民企500強、行業龍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上不斷突破,著力引進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力爭到2025年,打造1個3000億級、3個1000億級、5個500億級,在中部地區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奮力推動萬億工業強市建設。
組建專班 各司其職明確工作任務
《方案》指出,圍繞13條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和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組建23個包鏈招商專班,每個專班由產業鏈鏈長、產業鏈牽頭單位、市直相關單位及金融機構組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將統籌全市產業鏈招商工作,每季度聽取包鏈招商工作進展情況,并對重大項目進行督辦等。
在包鏈招商專班中,市級領導(產業鏈鏈長)每季度召開一次專班聯席會,研究產業鏈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研判產業鏈重大項目信息,負責招商項目“招落服”一體化管理等;鏈長辦公室負責本產業鏈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活動的組織實施,對牽頭單位和成員單位工作任務進行量化分解,實行臺賬管理,等等。
此次《方案》中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發揮資源和信息優勢,負責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招引項目提供金融服務等。
強化保障 推動招商工作走實走深
《方案》強調了保障措施,要求包鏈招商市級領導要親自謀劃、部署和推進,用第一力度推動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同時,建立招商項目信息研判機制,由市政府分管招商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每月組織召開2次招商項目信息研判會;建立簽約前重大招商項目評估機制,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分管招商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組長,每月組織召開1次重大招商項目評估會。
此外,要加強考核問效,實行“月通報、季排位、年度考核”,每月對包鏈招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表揚先進、激勵后進、整體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