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藍光發展的生死關隘

斑馬消費 楊柘

2009年,已經是四川首富的楊鏗,并不滿足在西南一隅的發展,在他腦海里,已勾勒出一個遍及全國的地產王國。

也就是在當年,他帶領藍光發展,先后在重慶、北京拿下土地,點燃向全國進軍的硝煙。


(相關資料圖)

后來的發展,也確如他所愿,業務遍及全國80多座城市、開發項目超過400個,年銷售規模超千億。

不過,高杠桿、高周轉模式帶來的反噬,一次又一次痛擊著他,如山的債務,壓得他及兒子楊武正喘不過氣。也讓站在公司背后超過14萬戶股民,緊緊捏著一把汗。

時至如今,躺在ICU里,川房一哥可能救無可救。據公司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2022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19.37億元,扣非后仍虧損212.24億元。

隨著因債務引發的訴訟糾紛紛至沓來,藍光集團所持公司股份被凍結或強制拍賣,若因持續拍賣出現公司無實控人的情形,楊鏗30多年建立起來的商業王國,將徹底走上末路。

錢緊、錢緊

一貫注重執行效率的楊鏗,怎么也沒有想到,一手創建的藍光發展,有一天會被債主們,踏破了門檻。

日前公司披露,今年3月6日至9月1日,控股股東藍光集團計劃競價減持不超過6069.86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而就在2月10日,藍光集團所持公司約1.70億股剛完成司法拍賣,并完成過戶登記。

上述減持和司法拍賣,皆因相關金融機構執行股權質押及融資融券協議,實施強制處置程序,債權人們正著手通過強制手段收回貸款。

不出意外的話,今后一段時期內,還會有類似狀況發生。截至2月10日,藍光集團因債務問題產生的訴訟糾紛,導致司法凍結所持公司股份約3.48億股、輪候凍結約21.02億股。

即使如藍光集團所稱,仍在積極與債權人溝通,如果沒有實質性進展,風險不僅在于所持股權可能被進一步司法拍賣,不排除上市公司控制權旁落。

2021年末,藍光集團持有藍光發展50.15%股權,隨著不斷司法拍賣等措施,至今年2月10日,持股已降至12.29%。

控股股東如此窘迫,上市公司也好不到哪兒去。截至2022年10月底,藍光發展(600466.SH)累計到期未償債務本息392.48億元,而當年9月底,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35.44億元。

關鍵是,去年慘淡的業績,再次讓楊鏗上頭,公司在成都、茂名、昆明等9座城市大部分項目逾期交付,擬計提減值81.53億元,占擬計提減值損失的一半。繼2021年巨虧138.3億元后,去年預虧近220億元。

目前的窘境,是楊鏗創業數十年來,從未遇到過的。

他1961年出生,上世紀80年代末從國企成都工程機械集團下海,創立蘭光汽配廠,以汽車發動機缸套起步。之后,他踩著時代紅利進軍房地產,成為成都屈指可數、擁有百億身家地產商。

三十年河東河西之后,楊鏗與名利漸行漸遠,在近幾年里屢被告上法院。據企查查,目前他涉及關聯風險2569條。其中,153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370次。

競速與暴雷

楊鏗在國企技術背景出身,蘭光汽配廠的生意1992年已順風順水,但在這一年,他作出異于常人的舉動,創立了成都蘭光房屋開發公司,涉足地產業務。

或是企業名稱過于樸實無華,兩年后更名為“藍光”,踏足地產行業的星辰大海。

1995年,他交出首份“作業”藍光大廈。這棟26層的大廈,位于寸土寸金的春熙路,一時成為地標。

從此,楊鏗拿到打開商業地產大門的密匙。2000年,玉林生活廣場、藍色加勒比雙雙開業,至今在成都人心中留有深深的烙印。

那幾年,楊鏗奔忙于各大工地,至今還能從互聯網上搜索到彼時的身影,戴著藍帽、架著眼鏡,以及一口和利物浦主帥克洛普一樣整齊的牙齒。

1998年房改政策出臺,他敏感捕捉到住宅市場化的機會,野心開始膨脹。2002年,公司將業務重心切換至住宅市場,通過復制成熟開發商的產品模式,推出一系列住宅樓盤。

7年后,不甘寂寞的楊鏗決定不再死守成都一隅,先后在重慶、北京接連拿地,奔向全國市場。

其實,藍光是否走出四川,和胡葆森當年考慮建業是否走出河南一樣,楊鏗也深受煎熬,因為2009年之后,中國房地產行業變化無常,行業紅利不再那么唾手可得。

他決定賭一把。2012年,在幾乎一月一開盤的快節奏加持之下,公司銷售規模首破百億,并放言以60%年復合增速、實現9年千億目標。

僅用了7年,這一目標提前實現,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1015.37億元。

楊鏗始終認為,只有達到千億規模,才有話語權,這是他從碧桂園、恒大等身上總結的經驗。但是,長期擴張帶來的債務規模增長,冥冥之中風雨欲來。

公司在2019年負債總規模達1627.7億元,資產負債率連續4年80%以上狂飆。隨著藍光嘉寶服務(02606.HK)的上市,手握兩大資本平臺,讓楊鏗產生了錯覺。

行業監管風格在2019年轉向,當年高層明確表態或出臺政策的次數有48次之多。楊鏗沒有料到,那只南美亞馬遜雨林里的蝴蝶,抖動了兩下翅膀后,會引發行業延續至今的風暴。

2020年年10月,公司與平安旗下企業合作的廣東佛山里水項目一筆融資到期未還,債務危機由此引燃。

一向對市場敏感的楊鏗,止住步子了嗎?并沒有。2020年,公司新增房產項目60個,拿地金額約526億元。

在這張牌桌上,他已經賭瘋了。

末路求生

在千億房企位置上,屁股還沒坐熱,公司就一頭栽下。究其原因,高周轉式擴張透支了未來,最后迎來反噬。閩系房企、粵系房企等莫不如此。

繼觸發平安系融資紅線之后,引發公司一系列連鎖反應。直至2021年7月,公司終因不能如期償還24.84億元債務官宣違約,百瑞信托、交銀國際信托等隨后申請法院執行。

在此之前,楊鏗已著手建立防火墻。第一步,將95后兒子楊武正推到前臺;第二步,他將所持1.69億股轉給藍光集團,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并辭任董事長,與公司徹底切割。

在救命回血路上,公司先后出售迪康藥業、藍光嘉寶服務,全國各地項目能賣則賣。不過,這在千億債務面前難以解渴。

同時,公司自身造血能力變得越來越羸弱。

楊武正在臨危受命之時,提出2021年1100億元銷售目標,當年僅完成465.62億元。2022年,公司實現銷售金額49.36億元,較上年大降89.40%。

據克而瑞監測數據,2022年,藍光在全國9個重點城市市場,銷售金額全部負增長,其中成都、昆明、福州及西安等省會城市市場,同比分別下降9%、32.55%、50.16%和12.21%。上述城市項目大部分處于逾期交付狀態。

鑒于自身造血狀況,公司債務難以得到緩解。截至去年9月,公司資產負債率為104.28%,較上年同期增加近14個百分點。

面對逾期的龐大債務,公司已沒有足夠資金覆蓋。據企查查,藍光發展被限制高消費366次,股權凍結192次,大部分與債務相關。

公司高層人事地震,也讓楊鏗措手不及。2020年,原總裁張巧龍離開;2021年暴雷前夕,原總裁遲峰、原首席財務官歐俊明同一天辭任。

規??s水、資金緊繃,公司不得不大量裁員。2020年,公司在職員工尚有19855人,2021年底已降至2791人。

從風光一時的四川明星房企到躺平,藍光發展用了不到3年。它也成為了地產嚴冬下的一個縮影。

關鍵詞: 藍光發展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