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丁遠泓
萬億GDP城市的競爭,還在繼續。
【資料圖】
目前,2021年經濟體量超過1萬億元的24個城市第三季度GDP數據已出,總體來看,大部分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具體而言,深圳、重慶、武漢、寧波、青島、長沙、濟南、合肥、西安、福州10個城市跑贏全國3.0%的平均增速。
按目前排名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排名與去年同期相比并無太大變化,但在排名相對靠后的幾個城市中,南通、濟南、合肥的經濟總量相差不到80億元,西安、福州相較于去年同期排名均上升1位。
在第四季度的“角逐賽”中,南通、濟南、合肥、西安、福州和東莞這6個城市的排名會有何種“變數”?
濟南與合肥背靠強省會戰略
2022年前三季度經濟總量排名中,第19、20、21位的南通、濟南、合肥雖然和去年同期排名相比并無變化。但在2021年年底,濟南、合肥與南通之間的排名并不相連,GDP也都遠超南通近400億元。
這意味著,濟南與合肥在去年的最后一個季度猛然發力,一舉超過了南通。而這樣的情況,有可能在今年再次上演。
相較來看,這三個城市的產業結構存在不同。
南通作為江蘇近年來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已經成為上海都市圈北翼的經濟中心,是典型的“工業強市”。
南通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南通市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680.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0%,比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
其中,南通市第二產業增加值達4318.80億元,占GDP比重近50.0%。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的情況下,高技術制造業表現亮眼,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2個百分點。
南通、濟南、合肥2022年前三季度產業結構情況
與南通相比,濟南和合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最大的產業則是第三產業。
濟南市在前三季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5%的情況下,服務業同比增長3.9%,占GDP比重為63.7%,拉動全市GDP增長2.5個百分點,“主引擎”作用明顯。合肥市的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也高達5195.01億元,占GDP的60.0%。
第三產業為支柱產業,是濟南與合肥共同的特點,但不可忽視的是,第二產業也是這兩個城市的經濟重要增長極。
2019年,濟南市政府報告中明確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2022年前三季度,濟南市在第一和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的情況下,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3.3%。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0%,拉動工業投資增長10.6個百分點。而合肥則是早在2005年就確立了 “工業立市”的戰略。
雖然南通與濟南、合肥的產業側重有所不同,但城市規劃專家孫不熟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城市定位才是影響這三個城市最終沖刺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皾虾秃戏适巧綎|省與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在強省會戰略下,長期來看,南通肯定不是濟南與合肥的‘對手’?!?/p>
山東此前指出,濟南必須在打造區域核心上走在前,增強區域經濟帶動力,加速揚起省會經濟龍頭,提升城市首位度,讓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
而合肥也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強省會戰略中“獲益”。在2011至2021年的這10年間,合肥市在全國各市GDP增幅的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成為近年來的“黑馬”城市。
2022年第三季度結束,代表著沖刺階段的第四季度已然到來。目前,南通和濟南GDP相差38.79億元,濟南和合肥相差38.47億元,總體GDP相差不到80億元的三個城市,第四季度“角逐”的最終結果還猶未可知。
西安、福州排名進位
在前三季度的“成績單”中,GDP最接近的是西安和福州。
2022年前三季度,西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8262.66億元,同比增長4.0%。福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8242.84億元,同比增長5.8%。兩地的GDP僅相差不到20億元。
雖然西安市的第三產業占GDP的62.17%,但今年該市的工業,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反而成為了“重要增長極”。
西安(圖源:圖蟲創意)
前三季度中,西安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位居去年24個萬億城市之首。其中,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7.8%,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4倍,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增長44.0%;集成電路圓片產量增長65.5%,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增長1.8倍,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總產值增長40.9%。
接下來,西安在工業方面仍將持續發力。前三季度,西安的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1.9%,比上半年提高16.8個百分點。根據《西安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西安市“十四五”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預期達到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預期達到8%。
“西安在汽車等工業方面增長是強勁的,”孫不熟認為,今年年底西安極有可能繼續保持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24個萬億GDP城市中,今年前三季度實際增速最高的是福州。
這座在2020年邁上“萬億臺階”的城市發展勢頭強勁。2022年前三季度中,福州市第一產業增長5.2%,第二產業增長6.1%,第三產業增長5.5%。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2%、44.0%、51.8%,分別拉動其增長0.2、2.6、3.0個百分點,均排在萬億城市的前列。
雖然目前福州排名和去年相比只前進1位,仍處于末尾,但按照2021年第四季度中福州從倒數第一增進4位的發展后勁來看,今年福州有很大的希望超越泉州,擠進全國GDP20強。
孫不熟認為,雖然在很長時間里泉州的經濟體量大于福州,但泉州和福州相比,仍是一個地級市?!案V葑鳛楦=ㄊ嵤娛鹇缘闹黧w,不僅是資源傾斜,在交通運輸、人才吸納等方面都是有優勢的,這種發展是不可逆的。因此,今年年底福州GDP繼續超過泉州的問題不大?!?/p>
2022年還剩不到2個月,經過最后一個季度的沖刺,萬億俱樂部將交出怎樣的“最終答卷”,令人期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