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超9億元,將建成超14.6萬平方米的產業載體,項目投產后,將帶來每年稅收超過8200萬元的持續效益……近日,三龍灣科技城迎來潤慧科技園二期、美生桃花源科技園兩大項目動工,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領域。
放眼整個大灣區,三龍灣科技城正在成為優質科技型企業進入佛山的第一選擇。筆者從三龍灣管委會了解到,自成立以來,三龍灣大力發展和培育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簽約落戶產業超過50家,總計劃投資金額超620億元。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支持佛山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的意見》從更高站位上明確,支持三龍灣科技城建設,打造珠江口西岸創新極核,加強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對接合作。
乘勢而上,再啟新篇。今天的三龍灣正在以大項目為牽引,提升城市能級,優化創新環境,全力打造一流科技城。
引領珠江西岸新興產業全速走向集群化
在珠江西岸尋找一個投資落腳點,越來越多優質項目把目光投向三龍灣科技城。
幾天前,潤慧科技園二期項目在拿地一個月內迅速動工,投資超過4.8億元,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作為本項目的運營公司,打造面積不少于6000平方米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項目。負責人王騰表示,將在三龍灣持續深耕。
三樂路東端,幾天后,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德國智造中心的首家入駐企業,醫療床“隱形冠軍”Stiegelmeyer旗下的德利康公司將正式開業。“未來我們要成為中國醫療床的領先品牌。”該公司負責人施有恒期待。
這些項目都位于三龍灣科技城,這里從不缺少好消息。三龍灣科技城橫跨禪南順、毗鄰廣州主城區,集聚了佛山最優質的產業資源,承載著佛山產業創新升級的深切期待。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三龍灣科技城要突出“聚”和“領”,集聚高端創新創意資源要素,加強創新策源能力建設,在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聚”和“領”體現在哪里?必須體現在一個個項目上。自成立以來,三龍灣簽約落戶超50個產業項目,總計劃投資金額超620億元。
制造業是佛山的基石,三龍灣科技城就是佛山制造的創新大腦。發力智能制造,這里已經引入了美的庫卡、拓野智能、飛利浦水健康等一批產業鏈龍頭、“隱形冠軍”企業。其中,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已經投產,并且在制造的同時建立了本地研發部門,還擴建園區用于吸引上下游產業鏈進駐。去年,庫卡順德園區機器人產量近1.8萬臺,相當于全國每20臺工業機器人,就有一臺來自這里。
在庫卡這一世界級巨頭的引領下,三龍灣科技城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大灣區西部的一個高地。距離庫卡園區不遠,就有埃斯頓、中大力德等行業知名企業集聚,稍遠一點的還有藍胖子、川崎等企業。在北滘鎮東部,還有大族機器人、博智林機器人等龍頭企業,以及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這樣以機器人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園區。
此外,三龍灣科技城還打造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多張名片。在數字經濟領域,歡聚集團產業互聯總部、虎牙全球研發總部、富士康工業富聯佛山智造谷、粵港澳大灣區電競文創產業等項目已進駐;生物醫藥領域,廣東云天生物創新產業中心、廣東科薈生命科技產業園等一批專業生物醫藥產業載體落地建設。
環顧珠西乃至整個珠三角,三龍灣正在成為新興產業發展最快的板塊之一。
打開區域格局用一流環境支撐一流產業
一流的產業,必須一流的城市與之匹配、為之支撐。
走在三龍灣科技城,作為重要通道的東平大橋整修工程已經接近完工,橙色、黃色的主色調鮮艷奪目,還新安裝了長達425米的隔音屏,減少過往車輛噪音對附近住戶的影響。
當前,隨著如今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在佛山興起,無論企業還是人才對城市的要求都已發生巨大變化。而三龍灣就是佛山當前城市規劃格局最高、潛力最大、最有能力服務先進產業的區域之一。
作為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的“一城”,三龍灣科技城正致力于打造營商環境一流的“人才之城”,中德中歐產業合作共融的“國際之城”,半城半綠、生態宜居的“生態之城”,推動建成高新企業聚聚、科創資源匯聚的“科技之城”。
尤其是在生態、交通、市政等方面,三龍灣科技城開展了多項專項規劃研究和落實。為了打造綠色生態宜居城市環境,三龍灣規劃依靠密集河網、發達水系等生態資源優勢,構建“一環、三脈、九灣”的60公里碧道。同時,建成了佛山公園、新城濱河景觀帶、三山森林公園、高鐵公園等一批特色公園。
由于橫跨多個區、鎮行政區域,又毗鄰外市,交通路網曾經是困擾三龍灣發展的一個難題。如今,三龍灣科技城一方面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推進三龍灣大道、佛陳路等市級、跨市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圍繞佛山新城國際合作高端商務區、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基地兩大核心區域重點建設,成立以來相關區域內打通各類道路52條。
去年底以來,佛山地鐵2號線、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等軌道交通陸續通車,在優化三龍灣內部區域交通的同時,加強了與廣州南站、廣州大學城等國內頂級交通樞紐、人才樞紐的聯系。目前,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工程正加緊建設,建成后將實現三龍灣科技城、廣州大學城、廣州科學城等重大平臺的軌道直連。
此外,針對人才重點關注的教育、醫療服務配套,三龍灣也加快完善。即將迎來的9月開學季里,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順德美的學校、英華學校等一批優質學校即將啟用。同時,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三龍灣院區、和祐國際醫院等高水平醫療項目也在加緊建設中。
眾多科技型企業、創新團隊、總部經濟的落后,就是對三龍灣科技城環境、品質、配套乃至營商環境的最好肯定。
聚力科技創新平臺企業園區共筑“生態圈”
從提升城市能級到推動產業發展,中間的一道關鍵樞紐是科技創新,這也是三龍灣最終能夠取得多大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8月29日,季華實驗室發布應屆生校招公告,新增科研人才需求約300人。作為對標國家實驗室打造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季華實驗室目前已確立了機械工程等6個學科方向以及半導體技術與裝備等8個研究方向,集聚高端人才近1300人,成為三龍灣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從季華實驗室出發,三龍灣的創新之網越織越密,形成了從高水平創新平臺到產業龍頭、中小“隱形冠軍”企業以及創新型園區的創新生態圈,在積極發掘本土創新潛力的同時集聚國內高端資源。
在創新平臺方面,香港科技大學(佛山)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是國內高端資源引入的典型。今年3月,該中心在三龍灣揭牌成立。目前,唯智醫療、思坦科技等多個項目已經獲批進駐。“希望進一步加強佛山市與香港兩地的技術協作,推動港科大高端人才、創新成果落地佛山。”中心運營經理梁婷婷說。
在應用型科技創新方面,企業是主體。三龍灣集聚了美的、碧桂園兩家本土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工業富聯、宏旺集團、歡聚互聯等重量級企業。其中,美的每年的研發投入超百億元,而在今年5月,美的數字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計劃投資100億元,吸納全球高端科技人才超2000名。
三龍灣新打造的一批產業園區也在聚焦創新發力,打造科技創新企業的“熱帶雨林”。如YGA產業園,通過季華實驗室產業基地的選址落戶,吸引了多個高端團隊項目入駐。未來,三龍灣還將承載佛山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之一的顯示制造裝備產業園,依托季華實驗室實施的“璀璨行動”,開展關鍵制造裝備的核心技術攻關,招引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團隊、專業工程師隊伍和上下游企業,打造國內領先的顯示制造裝備研發和生產基地。
“打造珠江口西岸創新極核。”這是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佛山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的意見》為三龍灣確立的定位。邁向未來,三龍灣的創新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