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1日央行網站消息,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7天期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10%。根據Wind統計,8月1日公開市場有5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當日凈回籠30億元。
7月以來,央行逆回購操作頻繁微量調整。7月4日以來,央行連續10天逆回購投放30億元,7月18日投放120億元、7月19日投放70億元,20日-22日連續三天投放30億元,25日-26日投放50億元,27日-29日投放20億元。
此外,7月資金面整體維持寬松,資金利率大幅回落,隔夜資金利率一度破1%,帶動整體曲線下移。在7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不變的前提下,隔夜、7天資金利率中樞明顯下移,月度均值再次下行且低于此前各月,流動性繼續維持在高于合理充裕的水平。從市場角度而言,DR007低于7天逆回購利率的幅度再創2021年以來的新低。
回顧歷史,8月份資金面整體呈現均衡偏緊。一方面,歷年8月的政府債供給均處于全年的相對高位,債券供給壓力對流動性的擠出效應明顯;另一方面,從財政支出角度觀察,8月是歷年財政支出的季節性低點。更重要的是,在過往具體年份中,央行投放行為往往會導致8月資金利率走出前低后高的走勢。
“歷史上8月均衡偏緊的邏輯在今年似乎有所不同。”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分析認為,一方面,今年的專項債發行前置,以及8月底之前基本使用到位,不僅意味著8月的地方債供給壓力較小,而且對應的財政支出規模也將大概率明顯超越季節性水平。另一方面,流動性寬松的關鍵還是在于央行。央行大概率還將繼續擔任“救火隊長”的角色——通過釋放流動性以安撫市場。
東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沈新鳳則認為,8月主導銀行間流動性的核心因素仍為財政存款變化,由于8月國債到期量創年內新高,且當前處在基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窗口期,財政凈支出規模將對流動性形成明顯支撐。此外,考慮季節性因素,8月現金漏損和銀行繳準對流動性呈現少許收攏作用。
此外,沈新鳳進一步指出,8月財政發力對超儲形成支撐,預計除去公開市場操作,8月銀行間流動性將增加8318億元。“具體來看,五因素中,財政存款預計釋放10363億元,公開市場操作將抽取6160億元,M0、庫存現金方面將向銀行間市場抽取約425億元,銀行繳準方面或將抽取1620億元,外匯占款方面小幅波動對流動性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