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圖賞 >

廣東佛山“數據賦能智能聯動” 打造稅費征管新生態

“目前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仍缺乏大數據量化的經濟稅收評價體系,而佛山稅務部門創新推出的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稅收指數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相關負責人說。

自《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印發后,加快推進智慧稅務建設,著力推進內外部涉稅數據匯聚聯通、線上線下有機貫通,進一步優化組織體系和資源配置,成為基層稅務部門的重要實踐任務。

如何實現智慧稅務建設目標?在廣東佛山,稅務部門探索稅費征管模式改革,通過“數字化升級”驅動技術變革、“一體化整合”引領業務變革,“雙輪驅動”全方位提升稅費治理效能,努力實現從深改“試點區”向“示范區”躍進。一幅“數據賦能智能聯動”稅費征管新生態畫卷,正在佛山徐徐展開。

“數字化升級”夯實“以數治稅”

如果說智能聯動是改革的“硬菜”,那么稅收大數據升級運用便是“制勝功夫”。

目前,佛山有79萬涉稅市場主體、480萬自然人納稅人、550萬繳費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這一數量還將繼續增長。與此同時,稅務部門面臨的稅費治理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的稅費治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工作需要。鑒于此,佛山稅務部門通過變革稅費征管的技術支持手段、業務處理形式和組織結構體系等,不斷提升征管能力和水平,順應稅收發展的新形勢。

這其中,數據賦能是破題關鍵。

佛山稅務部門建立了稅收大數據“中央廚房”,收集源頭廣、規模大、類型多、營養價值高、吸收性強的數據“原料”,通過一次采集整合、多元分析生成、多渠道共享應用,打造“以數治稅”的品牌項目。城市更新導稅典、環保稅智能管服體系、“智退”出口退稅管理新體系、大企業經濟稅收晴雨地圖等一系列稅收大數據應用成果頗豐。

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的“一戶式”納稅遵從評價體系,便是該局“數據賦能智能聯動”的代表作。通過對納稅人涉稅行為進行全面數字化分析,為全市79萬涉稅市場主體構建起包含信用、經營、行為、風險、人脈5個維度102項評價指標的“全息畫像”,提供風險指向清晰的稅法遵從狀況和全景式綜合評價,并實現動態更新,激勵引導納稅主動遵從。

“稅務部門會定期推送納稅遵從和行業分析報告,讓我們及時掌握自身的經營行為、信用風險和行業排名等情況。”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羅小姐說,“這對于企業改進經營模式、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很有幫助,特別是一些風險預防、應享未享稅費優惠信息等,都非常實用。”

而推進“數字政府+智慧稅務”融合發展,也是大勢所趨。通過建設“智稅駕駛艙”,佛山稅務與相關部門構建起常態化、制度化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實現稅費數據和經濟模型全景“一鍵式”展示。目前,佛山稅務部門與近40個政府部門月均共享數據約400萬條,以數治稅基礎持續夯實。

“佛山市稅務局與我們密切聯系合作,充分發揮稅政大數據疊加效應,反映地方經濟結構特點和發展走勢,精準服務地方黨委政府宏觀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助力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佛山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深度應用外,海量數據如何高質效實現成果轉化?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稅收指數(以下簡稱“MDI”)的推出是一項破題之舉。

集成增值稅發票、稅費申報信息和繳納情況等多類稅收大數據,佛山稅務部門創新推出MDI,依托3個一級指標和9個二級指標,對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活力、潛力和效力進行量化,最終評價出制造業轉型發展程度和經濟社會效應。

“我們組建了由稅務、企業、專家三方參與的攻關團隊開展走訪調研,并對各級指標進行反復篩選和驗證。”佛山市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科負責人介紹,“以二級指標‘數智化購進強度’為例,我們一共使用270種數字產品和服務的發票購進金額進行反映。”

對此,佛山市委政研室相關負責人也高度認可,認為MDI基于真實的稅收數據,為研判全市制造業轉型發展形勢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有力支撐。

“一體化整合”提優服務效能

無窗口,有服務。走進佛山“零窗口”智稅云廳,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明顯。

佛山偉鉑電工合金有限公司辦稅員廖先生在智能輔導區自助辦理了社保減員業務。“以前辦理社保減員業務都習慣性預約到大廳前臺辦理,今天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嘗試通過電腦遠程辦理,從發起咨詢到業務辦結只用了十分鐘,非常方便快捷,下次我直接在公司就能辦理,可以節省往返和等候的時間。”廖先生說。

為適應“智慧稅務”建設要求,佛山稅務整合“市局+區局+分局”三級資源,著力優化組織崗責體系,不斷完善資源配置,以業務重組、流程優化、集成統籌強化管理,消除條塊分割和部門壁壘,構建起一體協同、專業集約的管理模式。這也是“零窗口”智稅云廳得以快速落地推廣、實現“一個入口、辦妥所有”的深層原因。

“全非接”“零窗口”稅費服務背后,是“1+5+N”稅費服務新體系的有力支撐,即以1個市級運營中心為“中樞”,統籌設定線上業務流程標準,指揮調度線上服務資源;以5個區級運營中心為“軀干”,后臺集約處理電子稅務局、V-Tax遠程可視化辦稅、咨詢輔導等業務,提供“問辦查評宣”一體化的征納互動服務;以多個基層納稅服務運營節點為“觸角”,響應和對接線下服務需求。后續,彈性部署的智稅云廳還可下沉社區、村居,發揮社會共治力量,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普適性服務,而傳統的實體大廳則側重提供洽談磋商、權益救濟、培訓輔導、“雙特”服務等。

前不久,南海區獅山鎮蓮子塘村成立了納稅服務推廣站,由該村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等擔任的納稅服務推廣師正式上崗,輔導村民通過智稅云廳等“非接觸式”渠道辦稅繳費,在給村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逐步改變村民們原本對電子辦稅感知度和接受度不高的情況,打通了稅費服務“最后一公里”?,F在,“辦稅繳費不出村”,儼然成為了一種新習慣。

據了解,在“1+5+N”稅費服務新體系的支撐下,佛山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成效顯著:今年1月至7月,佛山市辦稅服務廳日均使用窗口數為132個,較2020年底的344個減少了61.6%;線上辦稅繳費業務比重不斷提高,今年上半年到廳辦稅人數同比下降96%,二季度“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渠道分流率達99.9%,穩居全省第一。

而辦稅質效的持續提升,除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還有賴于規則的智能調整。針對納稅人繳費人日常提交的申請業務,佛山稅務部門進一步探索智能應對,對簡易審核事項,實現系統自動辦理,對復雜審核事項,在業務辦理的關鍵節點由系統推送參考提醒信息,實現人機交互“輔助審”,從過去的“人找數據”轉變為“數據找人”,推動“全流程人工分析”向“智能輔助+人工研判”轉變。目前,智能應對業務審核提速近70%。以稅(費)種認定業務為例,以往需要稅務人員逐項審核新辦納稅人的資料,現在可自動鉤聯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審核時間從原來的5分鐘縮短至30秒。

佛山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余遠輝說:“深耕《意見》落實‘試驗田’,佛山稅務將持續以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為導向,圍繞‘強管理、優服務、防風險、重創新、促集成’戰略重點,通過進一步推進業務、技術、組織變革,以數字化升級匯聚創新動能,以一體化整合集聚內生動力,推動深化稅收征管改革行穩致遠。”

關鍵詞: 政策紅利 醫療機構 營商環境 醫療保障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