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六條”的加持下,剛剛過去的5月成功刷新了惠州樓市年內交易最高值。單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009套、交易面積51.51萬平方米,自春節假期以來,市場迎來“三連漲”。
聚焦惠州樓市的后續發展,隨著提取公積金付首付款、惠陽大亞灣低首付落地,4.25%的首套房貸款利率漸成普遍,政策利好的快速兌現有望為市場回暖持續注入活力。
“在自住需求主導的市場里,價格就是購房市民關注焦點。首付能不能降下來、還貸支出擔不擔得起是作出購房選擇的關鍵。”惠州樓市某專家對此表示,政策利好不斷兌現,市民入市門檻和購房成本都在下降,都將加快市民置業腳步。
市場優惠舉措加快市民出手購房
5月初,在惠博沿江路沿線的某樓盤項目,鄧斌(化名)正式簽下認購書,將首付款轉入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管賬戶。“前后來項目看房有好幾次了,小區、戶型和產品質量都挺喜歡的,一直在等著企業推出優惠,這次跟著‘購房直通車’企業定向釋放了折扣,就果斷出手了。”他說。
自去年下半年樓市進入平淡周期,樓盤項目在市場層面釋放的優惠舉措不斷。實惠的折扣、特價房、“低首付”,以及贈送裝修和全屋家電等方式不斷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吸引著購房者重新入市。尤其是今年以來,住建部門、行業協會,以及開發企業等聯合陸續推出“放心購”和“惠民安居”等活動,加速推動著客戶購房信心的重構。
“各級樓市信息的暖風為市場注入信心,而惠民安家等活動意味著政企現身說法,甄選優質的項目和產品,優化行業服務和金融支持,為購房市民保駕護航。”惠州市樓市獨立評論人余鶴皋稱,從去年的市場里走過來,尤其是恒大等頭部房企遇困的局面,市民置業最擔心的就是信任問題,有行業主管部門的信用背書和行業把關則為購房者提供著有力的保障。
事實也確是如此,在各方的合力之下,2022年惠州房地產市場進入了從谷底穩步爬升的進程。在剛剛過去的5月,惠州樓市經歷了“五一”小長假的交易熱潮。據惠民之家數據研究中心監測顯示,全市5月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數突破5000套,環比上漲27%,繼續刷新著年內的交易新高值。
梳理惠州樓市今年以來的交易數據可以看到,在1—5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數據分別為:4210套(45.82萬平方米)、2264套(23.54萬平方米)、3452套(38.27萬平方米)、3940套(43.31萬平方米)和5009套(51.51萬平方米)。自春節假期以來,市場處在持續的上升通道中,已連續3個月呈上漲行情。
在具體的交易表現上,5月惠州樓市七個縣區市場,除惠城區在4月破千套交易背景下小幅下跌,其余縣區全線上揚。其中,博羅環比上漲38.6%,單月取得1192套成交,惠東則實現新房網簽909套,環比增幅104.7%,共有佳兆業東江新城、奧園尚雅花園、佳兆業東江熙園等3項目取得過100套的月銷售表現。
關注到與交易對應的市場供應環節,在4月的超1萬套供應背景下,5月新增住宅供應僅3383套,市場仍處在加速去庫存進程。得益于暖場活動的開展,推出新產品的中海龍湖百賢府、惠州城投·中科家園、中海廣場、九頌沃華·和禧和榜山名苑等項目均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至少13家銀行已執行4.25%首套房貸款利率
除了市場企業不斷釋放的購房優惠吸引著市民入市,樓市政策層面利好信息的加速落地進一步夯實著市場的置業預期。
記者注意到,在宏觀市場層面暖風頻現的背景下,4月30日,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的通知》,從貸款支持、預售資金監管、土地出讓、公積金貸款和售房政策等方面全面施策,維護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滿足市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大亞灣區、惠陽區移出重點限購片區,公積金可提取支付首付款等措施落地……暖市新政出臺,惠州樓市暖意迅速傳遞。”惠州市房協副會長、世聯行粵東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玉仁介紹,雖然新政迅速刺激著“五一”假期購房供需的爆發式增長,但在彼時,新政更多的仍是停留在概念層面的暖勢,具體將如何落實并不明確。他舉例介紹,對于新政所規定的,將惠陽、大亞灣移出限購片區到底意味著什么,在哪些方面將帶來影響?公積金支付首付怎么去提取,有哪些實施流程等,要想切實給市場提供助力和影響供需決策,均有待細化落實。
新政并未讓市場等待太久。“‘五一’假期剛過,我們局便迅速與金融部門溝通落實,移出重點限購片區的惠陽、大亞灣地區在購房首付比例和信貸政策方面都第一時間得到了落實。”市住建局房產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之于市場的意義就在于落實,讓合理住房需求的購房者和市場經營企業切實得到實惠。
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支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的措施同樣得到快速落地。在優化流程完善資金安全管控基礎上,5月17日,市住建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便印發《關于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有關事項的通知(試行)》,實實在在為繳存職工安家置業提供便利、送上溫暖。
與此同時,過往市場高企的住房貸款利率也在快速落地實施。6月1日,建設銀行惠州市分行相關負責人在“惠民安居”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購房優惠公益活動上表示,該行已從5月27日起正式施行4.25%的首套房貸款利率和5.05%的二套房貸款利率。
不止是建設銀行,4.25%的首套房貸款利率已基本成為惠州金融機構的普遍標準。據惠州市銀行業協會公示的不完全統計數據,截至當前,在全市33家各大分行中已至少有13家銀行可按照4.25%申請首套房貸利率。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均已下調房貸利率,從此前的最低4.8%下調至4.25%,有力地降低市民置業成本和還貸壓力。
“聚焦當前自住需求占據主導的市場環境,首付比例、信貸利率、公積金提取付首付等措施,直接關聯著市民購房選擇時最敏感的神經,是剛需購房最為迫切的需求,也是市民作出置業抉擇的最關鍵要素。”余鶴皋介紹,剛需購房通常最關注的就是價格,是否具有首付能力,是否還得起貸款,在當下政策利好不斷兌現的背景下,加快邁出入市腳步正在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