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走進仙崗社區,路兩旁的青磚鑊耳屋錯落有致,文化墻面上的墻繪色彩明艷、形象生動,一幅幅新農村畫卷展現眼前。
近年來,仙崗社區以黨建引領激發基層自治力的成效顯著,黨群合力、共建共治美好家園的氛圍日益濃厚。以村規民約撬動大治理,是仙崗社區推動村民自治的關鍵一招,也是仙崗社區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有力探索。
“約”出文明鄉風
巧用村規民約推進基層治理
“要將一條村發展保育好,一定要發動村民參與,因為這條村是所有村民共有的,村民有責任進行自我維護、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花最小的資源辦出基層治理最好的效果。”仙崗社區黨委書記歐錫康說,村里從外到內煥發出了新氣象,這些都離不開村規民約的大力推行。
從2016年底開始,仙崗社區實施村規民約與精神文明獎結合的方法,鼓勵村民們參與到村內環境衛生自治的工作當中來。按照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門前三包”要求,讓村民們自覺做好家門口的衛生清潔工作。由黨員、代表組成檢查組,不定期對各家各戶進行考評,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責令事主限時整改。評比結果分一星、三星和五星,環境衛生考評等次與精神文明獎勵金額掛鉤,如果一年四季都在三星或以下,該戶的精神文明獎勵就不能全額發放。
此方法在仙崗社區帶動起“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風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村內環境衛生的整潔和干凈。
在仙崗社區隨處可見各式各樣栽滿綠植的花箱,每個花箱都有相應的養護人。從70歲的長者到正在上幼兒園的孩童,紛紛化身為“綠色守護者”,負責綠植的澆灌維護、修枝剪葉。小小的花箱大大提升了社區的顏值,也帶動了更多居民加入到美麗家園建設的隊伍中來。
仙崗社區幸福院的長者們組成“耆英先鋒隊”,認領了村內一處老墻門,通過搭建柵欄、種植綠植、掛上手繪簸箕,打造鄉村創意“微景觀”,同時每天澆水、除草,精心養護。“微景觀打造降低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成本,讓村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歐錫康說。
“聚”出黨心民心
合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仙崗社區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項工作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在“治丑點”“長保持”“增亮點”“連片美”的過程中持續發力、長期堅持。
仙崗社區意識到僅僅制定合理的村規民約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宣傳、解讀村規民約,對村民提出的疑問、意見進行耐心解答。為此,仙崗社區聯合各經濟社黨支部,組織黨員、志愿者骨干挨家挨戶對村規民約進行普及推廣,激發群眾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使村民能夠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進而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將村規民約內容融進心里。
黨建引領,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在仙崗社區幸福院旁,一面“仙崗社區黨委組織生活展示墻”成了最搶眼的地方,茶余飯后總會有村民去觀看。2022年,仙崗社區黨委全面推行三級黨建網格,在各經濟社黨支部深入推進黨員量化積分方案,讓黨員參與基層服務有動力、有奔頭,樹立黨員良好形象。社區黨委通過造星、造福、造勢,不斷夯實基層隊伍,激發多元主體的社區參與度,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作為佛山“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仙崗社區始終秉持著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的發展理念,不斷強化人居環境整治,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不但建設了村內的主要道路、村民文化廣場、便民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還打造了古典唯美的守一藝術館、富有文化內涵的番塔廣場、承載著歷史文化的“蟹眼仙泉”等特色旅游資源。在2019年,仙崗社區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此外,仙崗社區仙崗村還陸續被授予“廣東省衛生村”、“佛山市生態示范村”、“廣東省生態示范村”、“十好和諧文明村”、“南海區民主法治村”、“四星級”健康村”等稱號。
如今的仙崗社區,村美人靚,風清氣正,收獲了村民和游客的好評。“村容整潔了,基礎設施齊全了,村里越來越漂亮,來我們村打卡的人也越來越多。”提到村里的變化,村民陳阿姨感到很自豪。
接下來,仙崗社區將繼續完善現有村規民約,探索創新村民議事協商形式,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塑造新時代農村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