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觀察 >

湖州打造萬物智聯強市 為品牌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萬物皆數——古希臘人畢達哥拉斯的預言,變數字為生產力,正在浙江大地上變成鮮活現實。數字產業態勢蓬勃,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產品、新平臺不斷涌現,為湖州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湖州市圍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戰略部署,聚焦奮力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以打造萬物智聯強市為品牌,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特色引領、核心多元”的萬物智聯產業體系,明確差異化、品牌化、集聚化突圍路徑,提升湖州數字經濟品牌辨識度,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大做優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在湖州生動實踐和創造性演繹。

發力細分賽道

擴容核心產業

日前,全省新一批產業大腦信息業分區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名單公布,位于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的千尋位置網絡(浙江)有限公司建設的“時空信息產業大腦”成功入選,成為全省首批信息業七個產業大腦之一,將為全省時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地理信息為代表的時空信息產業是德清縣的特色優勢產業。作為時空信息產業的集聚區,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目前集聚了“地理信息+”企業400余家,形成了衛星遙感、位置服務、無人駕駛、軟件開發、測繪服務等時空信息全產業鏈。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其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

瞄準質效提升轉型成色,在如今的湖州工業領域已成共識。疾馳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湖州邁出了穩健步伐。今年以來,湖州按照“比較優勢、差異化、賽道化”思維,實施產業賽道趕超行動、云上用數賦智行動、改革提質拓面行動、數字基建提速行動、生態培育優化行動,精準發力細分賽道、打造產業集聚主陣地、梯度培育冠軍企業,加快北斗地信品牌和新型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光電通信)、數字服務業三大數字產業基地建設,搶占長三角數字產業制高點,全面提升湖州數字產業規模能級。

“數字經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版塊,湖州經過幾年的深耕,形成一定的特色和門類,當前需要進一步發揮自己特色,構建湖州數字經濟產業版塊。”湖州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圍繞“一品牌、三基地”,當前湖州正在重點布局通信芯片、智能控制、特色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光電顯示、信創等核心數字產業,特別是圍繞地理信息、光電通信兩條新興產業鏈,按照搶占新賽道、補強產業鏈、塑造新優勢的思路,招引一批數字經濟重大項目,強化源頭賦碼。

依托重點平臺“擴容”,湖州還全力支持德清縣、長興縣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發揮數字產業(杭州)創新基地等7個省級數字經濟“飛地”平臺作用,破解人才難引進、創新難落實等瓶頸問題。

構建“千企智聯”

創新轉型路徑

打造“未來工廠”,是浙江推進智能制造的新舉措。作為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未來工廠”已成為浙江智造的標桿引領。

湖州以新智造標桿為引領,打造先進制造業體系,致力建設“未來工廠”、智能工廠等現代生產組織,加快融合產業鏈創新鏈,打造現代產業數字化生態,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歐詩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31條自動化生產線全速運轉,面膜、乳霜等各類護膚產品陸續下線。

“沉睡”的制造數據被“喚醒”,原本傳統的工廠、車間變“聰明”了。利用整個生產流程的數據采集、數據互聯、數據分析、數據賦能,歐詩漫打造敏捷化、個性化、信息化的產業鏈,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和供應鏈響應速度,不僅促進了產業的協同發展,也讓人均生產效率提高45%,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1%,演繹了由傳統制造到數字智造的華麗轉變。

經過一年多探索,湖州數字化產業生態加快構建、體系持續升級,相繼打造鼎力機械、吉利長興新能源汽車、久立特材特種合金管材、歐詩漫珍珠化妝品4家“未來工廠”,數量列全省第二位。

湖州市經信局產業數字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工業領域實施“千企智聯”工程,推動紡織、電梯、椅業等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全覆蓋。目前,湖州市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已達44家,列全省第2位;企業上云普及率、數控化率、工業設備聯網率分別達到86%、77.95%、63.88%。

與此同時,傳統農業也找準了數字化新跑道。以數字為關鍵生產要素、以土地為核心生產要素的產業形式的數字農業遍布湖州城鄉。

在南潯區費家埭數字漁村,傳統魚塘都裝上了智能傳感器,漁民們通過手機就能掌握水質變化,精準控制自動增氧等作業,100多畝魚塘的管理員只需1個人。南潯盛江家庭農場經營者盛紅素說:“管理更輕松,數據更準確,產值增長了一倍以上。”眼下,南潯區的數字魚塘已有3000多個,通過數字魚塘加數字漁村加產業大腦,實現漁民智慧養魚,政府智能監管,助推傳統漁業轉型升級。

構建數字鄉村建設體系,湖州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價連續六年列全省第一,縣域數字農業農村平均發展水平評價連續三年列全省第一位,是全國唯一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全覆蓋地市。

穩固底座支撐

創新業態模式

創新業態模式,湖州市找準突破口,多模式、多渠道、多層次壯大數字經濟,重點培育數字經濟特色“增長極”,不斷探索發展壯大經濟新路徑,實現穩固底座支撐與創新驅動。

把科技創新擺在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邏輯起點。湖州市推出“五谷豐登”計劃,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優化市域生產力布局、捕捉新機遇的主抓手,加速推進好風景里集聚新人群、布局新經濟,為建設一批支撐數字經濟全鏈條創新生態載體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高效率匯聚創新要素,做強產業“主引擎”。湖州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打造集群化“創新矩陣”,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等創新資源,加強創新聯合體、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放眼湖州全市,創新平臺雁陣格局初步形成,浙大湖州研究院、電子科大長三院、湖州學院、南太湖科創中心等平臺逐步發揮創新資源集聚效應。

“新基建”助推數字經濟發展,湖州市全力推進5G建設。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市積極賦能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在企業提升管理效能、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也重構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進一步推進了數字生活新服務、激發了消費新潛力、拓寬了智能消費新領域等。

聚焦“產融對接”,湖州市還出臺了全國首部綠色金融改革地方性法規——《湖州市綠色金融促進條例》,并開發全國首個區域性融資主體ESG評價模型和數字化系統,創新綠色低碳、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等金融產品,助推數字金融賦能。

新業態培育上,湖州積極創新發展“非接觸經濟”、數字普惠金融、數字醫療健康、數字教育培訓、在線辦公等新業態新模式。目前,大數據運營公司的“市民貸”有效解決了農戶和中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問題;湖州華數、糖鏈科技在智慧養老、智慧慢病管理等領域走在全省前列;優學智能的AI輔助寫字為中小學教育機構提供人工智能學習綜合解決方案。

構建“城市芯內核”

加速數治集成

數字經濟的繁榮,不僅需要產業政策的扶持,還需要系統性的數字變革予以支撐。湖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州正為城市注入智能“思維”,構建“城市芯內核”整體智治體系,加速數字治理綜合集成。

據悉,聚焦數字資源開放共享、政府數字化轉型、城市大腦、未來社區、數字鄉村等領域,湖州還在城市大腦、“三美”城鎮信息化建設、智慧水務、掌上通垃圾分類、云享湖州、工業經濟數字地圖等新治理上先行先試,持續深化數字賦能新治理。

“我們希望通過激活城鄉信息消費、數字文旅、智慧農業、民宿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蝶變發展,實現城鄉網絡建設均等化、網絡環境平等化、網絡生活共享化,為加快建設共同富裕綠色樣本提供堅實網絡支撐。”湖州市經信局負責人說,未來將推動工業、交通、電網、教育、醫療、港口、應急公共服務等典型行業,開展千兆虛擬專網建設部署,通過網絡架構創新、運營模式創新,服務行業發展。

作為國內較早投入實踐的城市大腦,湖州市按照標準化集成、模塊化組裝、智能化拓展的理念和思路,在市域綜合治理、智慧政務服務、社會民生服務、生態資源保護等領域進行了有力的實踐。市民看病“醫后付”、公安窗口“刷臉辦”、停車出場“無感付”……基于湖州城市數字大腦,湖州市不斷完善掌上生活服務平臺,涵蓋了智慧出行、智慧消費、智慧旅游、智慧醫療等方方面面,讓民生事項辦理更加高效快捷。

信息化基礎設施對于打造數字生活新范式起著很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湖州市已接入128.3萬路物聯設備,歸集實時數據近249.5億條。疫情期間,基于城市大腦強大算力,率先實現老年人、未成年人“健康碼”線上代辦。

聚焦共同富裕試點,該市以“千兆進村”為載體,全力推動“雙千兆”城鄉網絡建設互促、應用優勢互補、創新業務融合。截至目前,建成5G基站6787個,移動5G信號率先實現行政村基本全覆蓋;千兆光纖覆蓋率達100%。

關鍵詞: 數字化轉型 城市大腦 數字經濟 數字金融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