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介紹上半年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亮點成效。
會上通報,上半年浙江自貿試驗區總體發展穩中向好、好于預期。據悉,今年1至5月,浙江自貿試驗區以1/400的全省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6.2%的新增注冊企業、9.6%的稅收收入、19.3%的進出口額(該項數據為1至4月)、17.7%的實際利用外資。聯動創新區外資外貿穩步發展,1至5月實際使用外資31.92億元,同比增長15.2%;1至4月,進出口總額4747.3億元,同比增長22.7%。
如此顯著的撬動效應從何而來?“兩穩一促”是重要支點。
穩外貿,以創新政策促進貿易便利化。例如,浙江自貿試驗區在寧波北侖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截至5月底,已惠及207家優質企業,其中1/2以上為中小企業,涉及金額達51.1億美元,規模位居全國首批試點地區第一。
穩外資,產業培育和營商環境優化雙向發力。寧波引進極氪智能科技、尹璉恩投資等項目,共帶動5.09億美元外資;杭州濱江的拉扎斯信息科技項目到資5.0億美元……一大批外資大項目正在浙江自貿試驗區這塊高能級開放平臺加快落地。
促消費,以數字為牽引。在浙江自貿試驗區及聯動創新區,杭州、寧波、金華等6個城市積極落實數字人民幣試點。據統計,上半年我省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1150萬個,交易900余萬筆,金額超37億元。
此外,“制度創新”是浙江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會上,2022年第一批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案例出爐。據悉,這批案例聚焦數字化改革,強調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同時體現改革的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