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9月6日24時,國家發改委將開啟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在此前的“五連跌”之后,國內油價或將難以保持繼續下降的態勢。
據卓創資訊測算,截至9月2日第八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89.48美元/桶,當前原油變率為5.76%。
如果隨后兩個工作日國際油價不發生暴跌,預計國內油價將上漲約230元/噸,折算為上漲約0.18-0.20元/升。以當前漲幅計算,加滿一箱95號汽油(50L油箱)預計要多花費約9-10元。
業內人士認為,本輪計價周期內,國內油價受到前期國際油價沖高反彈的影響,在前幾日積累了較大的上調幅度,原油變化率一度沖高至7.1%。因此即便是本輪后期國際油價出現了顯著的下跌,也難以對沖前期的漲幅。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今日油價網披露的數據發現,如果9月6日國內油價按0.18-0.20元/升的幅度上漲,山西、吉林、山東、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多地的95號汽油將從“8元時代”重回“9元時代”。
本輪成品油價調整是今年第十七次調價,今年以來,成品油調價呈現“十漲六跌”格局。其中自6月28日起實現了“五連跌”。
漲跌相抵后,汽油、柴油累計分別上漲1405元/噸、1350元/噸,折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上漲1.10元、1.18元、1.15元。對比年初,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5號汽油,要多付59元。
原油需求或將持續走弱
由于存在對需求不振的擔憂,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呈先漲后跌走勢。
8月24日-29日,WTI原油從93.77美元/桶上探到9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從99.1美元/桶上探至105.48美元/桶;8月30日-9月2日,WTI原油從97.63美元/桶下跌至86.0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從103.48美元/桶下跌至92.65美元/桶。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在本輪周期內,原油價格走勢波動性較大,波動幅度高達10美元/桶,對此,隆眾資訊原油行業分析師李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原油價格波動最核心的一個因素在于對全球的經濟前景的憂慮。
李彥認為,歐美多國經濟數據下滑、美聯儲持續加息、股債市疲弱等因素,加重了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能源需求削減的擔憂情緒。這些宏觀因素導致原油價格連續三日下滑、回吐且超過此前漲幅,WTI油價重回90美元/桶下方。
除此之外,李彥認為,近期伊核談判釋放了一些積極的信號,引發對石油供應增加的預期,對原油價格連續三日下滑、出現波動起到輔助效果。因為,如果伊朗核協議達成,全球原油將會出現新的供應增量。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當前國際油價連續第三個月下跌,為兩年多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度連跌,市場擔心貨幣政策收緊和經濟放緩將影響原油需求。在此背景下,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其盟友決定將根據需求進行石油產量的調整。
8月22日,沙特能源大臣表示,極端波動和流動性缺乏意味著期貨市場與基本面越來越脫節,這可能要求歐佩克在9月5日開會時收緊生產,短期內石油供給收緊給油價帶來了上行動力。
但從中長期來看,原油供應或呈現收緊態勢。由于油田投資不足,許多產油國缺乏提高產量的能力。根歐佩克+預測,2022年石油需求將落后供應40萬桶/日;但根據基準情境,預計2023年市場供應將呈現缺口30萬桶/日。
受多重因素影響,李彥預測,短期內原油需求面或將繼續走弱,布倫特原油價格的波動區間上限在106美元/桶左右,下限將會在90美元/桶。
而對于國內成品油價格來說,9月6日24時開啟的新一輪油價調整,油價上漲的概率很大,除非是國際油價出現單日10美元左右的暴跌,才有可能會出現翻轉。
燃油車不香了?
國內油價漲跌與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關系最密切的是乘用車。今年以來,每次油價上調,加滿一箱油往往需要多掏十幾元。
在油價上漲的大環境下,“買得起,用不起”成了不少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這也使得讓原本處于搖擺狀態的消費者選擇購買電動汽車,拉動了全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診股)汽車的銷量。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7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319.2萬輛,同比增長116%,累計滲透率為22.4%。這意味著,每5臺新車中就有一臺是新能源汽車。
除此之外,根據公安部統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數量達到220.9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0.26%,創歷史新高。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產能提升,新能源代替傳統燃油車的共識也逐漸強烈。在8月27日舉辦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長安汽車(行情000625,診股)董事長朱華榮就建議將中國停售燃油車提上議事日程。
朱華榮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停售燃油車的基本條件,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和產業、行業明確研究傳統燃油車的期限,引導企業和全社會有序向新能源轉型。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世界主要的石油生產地區集中在中東和俄羅斯,其他地區都依賴大量進口石油,造成各國對于傳統能源缺乏控制,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球趨勢。
張翔表示,而且中國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現在正處于“領頭羊”的位置。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各省市也在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普及,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比如,2022年5月,北京市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顯示,在“十四五”時期辦理貨車通行證,4.5噸以下物流配送(不含?;愤\輸車輛、冷鏈運輸車輛)100%為新能源汽車。
除此之外,為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汽車,8月22日,海南省印發《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海南的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運營領域新增和更換車輛使用清潔能源比例達10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以上。到2030年,全島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
按照當前的技術和政策支持,張翔預測,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新能源汽車會是以后發展的趨勢,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
“新能源給中國的汽車工業帶來了新的機會,通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涌現出了像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等一批全球知名的品牌和企業,這些企業發展的很成功,因此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為趨勢和主流奠定了基礎?!睆埾枵f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