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的限電是怎么發生的?
是人為還是自然原因?
和去年不同,去年的拉閘限電還可以說是人為原因;
由于煤價暴漲,而電價不漲,導致火電廠頂不住虧損不敢發電,背后原因是電煤價格傳導失靈。
但今年的限電,就是純粹因為大自然的重錘。
罕見的高溫,讓所有人打開空調用電屢創新高,而干旱又讓水力發電大幅下降。
以四川為例,雖然我們國家的能源主要靠火電,但是四川不一樣,四川水力發電占8成,火電很少。
今年夏天四川的枯水嚴重,已經供不了大家24小時的空調了,多地出現了限電的情況。
今年反常的高溫,持續時間還賊長,導致用電缺口越來越大,南方多地不得不采取限電的措施。
這里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反正我覺得很蹊蹺,這兩年風光電新能源,在資本市場上這么火,咱們重金砸了新能源這么多錢,看著大V們天天給我吹中國的風光電有多牛叉。
怎么一個大熱天,就連開空調的電都沒了?
這錢去哪兒了?電呢?
結果打開新能源的版圖一看,才發現:
我們的新能源都裝在西部和北部,而如今缺電最多的是東部沿海的廣東山東和江浙;
西部地區雖然有大太陽,可以光伏發電,但是穩定性差,我們現在的電網負荷不了,西邊新能源的電幫不上東邊的忙。
所以很多研報,你聽那些分析師經常自豪的吹新能源的發電裝機量已經占比3成,但實際上能用的,也就1成,大家的空調還是得靠傳統發電。
股民們把光伏炒得熱火朝天,結果定睛一看發現,沒有東西能幫助電網調節的話,明年如果又是極端天氣,大家的空調還是夠嗆。
怎么辦?
電網改造又要花大價錢,最近有一個經濟實惠的辦法,被資本市場發現,還取了個賽博朋克的名字“虛擬電廠”。
看到這個名字的我,是混亂的。
電廠還能虛擬?這虛擬電廠能發電嗎?
人家說了,不能,連個發電機都沒有,有的就是電力的調控系統。
那發電機都沒有,大家的空調還能打開嗎?
理論上,還真的能。
現在嚴重制約咱們供電的,不是總量發不夠。
是電網的負荷能力有限,風光電的發電不穩,突然發一陣電,電網負荷不了,這電進不了電網,你家的空調就用不上。
有了這虛擬電廠,就算風光電突然來一波發電高峰,虛擬電廠可以通過算法預測和調節,讓火電少發電,這樣電網負荷就不會太高。
虛擬電廠是好用,但是如果搞起來太貴,那各地也用不起。
那么虛擬電廠這東西,貴嗎?
實惠,太實惠了。
根據國家電網測算,要把電網的極限能力提升5%,實體電廠至少要4000億,而虛擬電廠只需要五分之一的價格。
而且往后風光電越多,就越需要虛擬電廠。
這滿滿的想象空間,加上大家都沒聽說過虛擬電廠,連我們同花順(行情300033,診股),都是上個月才開的這個板塊。
券商研究院研報從7月中旬開始發,如今虛擬電廠早已是各大股吧的熱門話題。
打開同花順,你可以看到,虛擬電廠板塊扶搖直上。
作為二級市場的概念,虛擬電廠已經起飛,有的股民甚至已經提前賺到了錢。
但是現實中,虛擬電廠都是什么企業在做???我是說正經入局的那種!
一種是財大氣粗的資源型企業,比如國網綜能、國網信通(行情600131,診股)、國電南瑞(行情600406,診股)等等,他們掌握著用電客戶資源。
第二種則是技術類,是虛擬電廠這行的賣鏟人。
比如早早跨入智能電力設備領域的的煜邦電力(行情688597,診股),兩項技術——調控大數據和智能計量,正好可以用來做虛擬電廠的電源負荷調控和計量。
比如為參與冀北電力公司虛擬電廠建設的恒實科技(行情300513,診股)、為江浙地市電網公司建設虛擬電廠的“浙達能源”,他們都可以給電網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撐,從目前行業格局看,整個行業剛被市場發現,還是個剛報到入學的孩子。
最近幾天杭州終于降溫了,40度的天氣一下子降到了28度。
眼下的用電荒總算可以喘口氣,但是像今年這樣的極端天氣,這就結束了嗎?
還是說,只是開始?
聽說內蒙都已經開始供暖!
對了,你們那現在氣溫如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