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天天觀天下!張宇燕:國際貨幣體系將“三足鼎立”

中新經緯8月9日電 題:國際貨幣體系將“三足鼎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張宇燕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今天的國際貨幣體系還是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個國家的貨幣要成為世界主導貨幣,需要滿足很多基本條件。

第一,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夠成為國際關鍵貨幣,最基礎性的條件,在于這個國家的主要由經濟、軍事、科技等要素構成的綜合實力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是極其強大的。

第二,各要素背后還有一些基礎性的制度支撐因素,也就是具有相對高質量高水平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包括司法體系質量。具體而言,是對財產特別是金融資產的保護強度高低,這又涉及法律本身及執行的公正與透明,以及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如果沒有上述基礎,特定貨幣就很難扮演特定時代國際關鍵貨幣的角色。

第三,國家金融資產規模必須足夠大,或者說其金融市場足夠深。這其中十分關鍵的一個條件是它是否是全球“源本抵押品”的提供者?!霸幢镜盅浩贰?Fundamental Collateral)指的是很好滿足了安全性、流動性、衍生性要求的基礎性資產。在信用貨幣時代,能夠不斷衍生迭代出多種類多層級資產的源本抵押品,往往就是一國的國債。在英國是世界霸主的時候,英國政府發行的國債就很好地扮演了源本抵押品的角色。當今美國國債便是源本抵押品。以國債表現的源本抵押品,同時伴以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構成了一國貨幣成為世界關鍵貨幣的關鍵因素。

第四,國家與國家間總是處于競爭狀態之中。在絕大多數歷史時期,有霸權國便有競爭者或挑戰國,或者說守成國和崛起國總是并存的。貨幣霸權可以帶來巨大利益這一事實,讓我們看到了激烈的貨幣競爭。國家間在貨幣領域的競爭主要表現為爭奪貨幣流通域,也就是讓自己發行的貨幣在盡可能多的國家或人口中使用。他國在計價、結算、儲備等方面使用己國貨幣尤其是信用貨幣的過程,便是一國通過輸出貨幣向他國征收廣義鑄幣稅的過程。除此之外,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匯率風險、促進貨幣區內經濟一體化也是貨幣競爭的重要好處。這也是不同時期出現英鎊區、法郎區、盧布區、美元區乃至歐元產生的根本原因。

第五,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和其貨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成為關鍵貨幣,兩者并不同步發生。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以及政治實力強大起來,并不意味著一國的貨幣立刻就成為全球關鍵貨幣,其間可能有幾十年的時滯。美國GDP超過英國半個世紀左右后,特別是在二戰結束前后,美元才真正取代英鎊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貨幣。即便如此,英鎊今天仍然扮演著一個國際貨幣的角色。這或許也可以是解釋今天中國綜合實力迅猛上升但人民幣的關鍵貨幣角色感不強的一個角度。2021年中國GDP占全球18%,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不到3%。

第六,通過歷史觀察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貨幣霸權國可能會濫用權利。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了,但貿易、投資還在,其他替代貨幣和美元差著不止一個量級,因而世界仍然是美元本位。這表明世界對全球通用的“一般等價物”的需求帶有剛性性質。沒有競爭者或者競爭者非常虛弱時,壟斷者往往就抵御不住濫用權利的誘惑,從而給外部世界帶來一系列問題。2008年底在第一次G20首腦會議上,中國等國強烈呼吁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用多元化對單一關鍵貨幣發行者施加一定約束。

第七,美元主導地位出現裂痕。美元長期占據中心地位反映了全球對強大、流動、安全的貨幣之需求。然而,當替代“安全資產”(包括非政府數字支付系統)出現時,當美國影響經濟穩定、金融信譽和文化開放性等體制功能缺陷暴露時,當世界知曉美國政府完全缺乏戰略方向或有說服力的領導能力時,美元體系穩定性可能威脅。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指出,盡管今天美元仍是世界貨幣,它的競爭者相對比較弱,但兩個趨勢性變化在損害著美元的地位:一方面美國GDP占全球GDP份額在下降;另一方面其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在上升,美元占全球外儲比重在下降,歐元的強化,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引發對美元體系的質疑等等,這均損害美元霸權。

第八,最有希望成為美元競爭者的是歐元。過去多年受制于歐元區內部財政一體化缺失而無法與美元抗衡。2020年歐盟歷史性地決定,以歐盟名義發債來為7500億歐元的“歐洲復興計劃”融資。歐盟發行統一債券被認為是歐洲經濟一體化這個兩條腿的板凳終于裝上了第三條腿,分別為單一貨幣、歐洲央行和統一的財政?!皻W盟下一代”全面復興計劃將從大規模發行泛歐主權債券獲得關鍵支持,從而終將使歐洲成為美國以外一種新的無風險資產的支持者。借用前面提到的概念,歐洲統一債券可以說是全球金融市場上美國國債之外的又一源本抵押品。

第九,在過去的500年中,最具吸引力的兩個國際關鍵貨幣故事,其成功展現的是兩個不同的版本。在《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一書中,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對英鎊在英國成為世界霸主過程中扮演的基礎性作用進行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英國在崛起為世界霸主的200年期間并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英鎊政策”或頂層設計,即通過有意識地維護英鎊幣值穩定來擴大其流通域并收獲鑄幣稅。英鎊后來之所以成為英帝國的支柱之一,卻是因為英國的貨幣當局或者決策者在每一次貨幣金融危機爆發時,在當時的條件下采取了最優對策。換句話說,英國是通過成功地應對一次次危機、一步步積小勝為大勝,最終使英鎊成為了國際關鍵貨幣。與英鎊相比美元成為主導貨幣走的卻是不同的路徑,即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有計劃有組織有行動地賦予美元以等價黃金的地位。從英鎊與美元的故事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在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尤其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目標是雙重的,既要有頂層設計,也要處理好每一個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機遇和挑戰。

第十,未來十多年,國際貨幣體系形成以美元、歐元、人民幣三種貨幣為支柱的局面乃大概率事件。盡管人民幣日益受到重視,比如2022年5月IMF將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從10.92%上調至12.28%,但這個局面不會馬上實現。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之一還有許多條件要滿足,從歷史看,在多元化過程中可能還會有反復,但大勢是國際貨幣體系將朝著“三足鼎立”的方向發展。

總體而言,內部體制機制的不斷健全完善,金融市場的深度開放,特別是把中國國債打造成全球源本抵押品之一等,這都是未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可稱之為yuanization)要做的一些基礎性工作。(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王蕾

關鍵詞: 張宇燕國際貨幣體系將三足鼎立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