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朔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第一 共計73.8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項目生成、建設及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今年1至4月,朔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8億元,同比增長12%,高出全省2.2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數據著實亮眼。

亮眼的數據,是朔州市落實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的生動實踐,也是朔州市以良好的服務、環境和規劃,贏取企業發展信心的體現。

做實項目,換來有效投資

時光追溯到三月的朔州大地,冰雪尚未消融。在集大原高鐵控制性工程恒山隧道施工現場,一臺臺掘進機隆隆作響,打破了春天的寂靜。

集大原高鐵全線征地9021畝,其中朔州段已完成90%以上。在有力的土地保障下,隧道、橋梁、路基三大重點工程“全面開花”,恒山隧道正洞累計開挖1981.8米。項目年度投資完成3.7億元,以2022年下達計劃35億元計算,已完成年度計劃的10.6%。自開工以來累計完成44.85億元,完成總投資的18.9%。

距離恒山隧道20多公里之外的新建朔州民用機場項目現場同樣激戰正酣,航站樓主體結構基本完成,航站區附屬工程進入裝修階段,水電氣暖、通信、防洪等場外工程已開工。項目整體到位資金10.46億元,有望年底竣工。

凍土變“動土”,開春即開工。這背后是朔州市委、市政府的超前謀劃。去年10月,該市抬高標桿,以“六比六看”和項目建設冬季攻堅大比拼為抓手,提早組織各縣(市、區)與相關部門不貓冬、干起來,提前做好項目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舉辦全市2022年項目集中開復工儀式,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133個,已開復工項目928個,開復工率81.91%。其中,省市重點工程72個,已開復工47個,完成投資21.5億元,占全市固投的29.1%。值得一提的是,固投貢獻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數量增長21.5%,投資額占全部投資的84.3%。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為確保項目建設有力推進,朔州市堅持高位運作,統籌布局,定期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專題會,壓實工作責任,推進項目進展,包縣區、包產業、包項目,帶頭入企服務、帶頭招商引資、帶頭督導督辦項目,產生示范效應,形成了齊心協力抓項目的生動局面。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力推動了項目集中開復工,也讓固投迎來了新發展態勢。國能朔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朔城區100MW光伏項目穩步推進打樁,完成投資2.75億元;懷仁市振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3萬噸煅燒高嶺土項目一期辦公樓和鋼結構廠房主體完成,完成固投9158萬元。

做優環境,打造投資洼地

今年以來,朔州市再次加大營商環境整治力度,召開全市營商環境暨市場主體倍增工作推進會,全面開展“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推動市場主體上規模、增實力、提效益,部門的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投資積極性進一步增強。

“從拿地到跑手續,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幫辦代辦員的大力支持。”6月10日,說起入駐山陰經濟技術開發區,山西恒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諸葛啟聚倍感欣慰地對記者說。

諸葛啟聚享受到的服務其實來源于山陰縣新近實施的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該工程推出105項企業和109項個人全生命周期服務事項,凡是列入事項內容全周期幫辦代辦。不僅如此,山陰縣還率先在全市開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暢通群眾和企業訴求渠道,提升辦成事的水平、質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全市開發區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承諾辦理事項和范圍日漸擴大。推行“一項目一方案一清單”審批模式,讓企業一次申報、一次告知、一站辦結。朔州經濟開發區按照“邊建設、邊入駐”模式,投資新建標準化廠房,讓企業拎包入駐,這些措施也在無形中增強了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

據統計,1至4月,全市民間資本投資增長38.2%,占全部投資的55.8%,拉動投資增長17.3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市場主體數量累計達到143730戶,凈增5011戶,凈增率3.61%,位居全省第三。

要素保障上,朔州也是做足了文章。圍繞市場主體倍增等政策,成立財政補貼、房租減免、稅收減免、社保減免等9個工作專班,全力推動紓困政策落實。強化財稅支持和金融服務保障,積極開展融資擔保、銀企對接、銀行包聯幫扶百企活動。截至4月底,已累計減稅降費約4.96億元,惠及企業9.8萬戶,為受疫情影響的1.2萬多戶中小微企業和各類工商戶發放信用貸款近54.49億元。

抓作風、優服務、提效能,朔州堅持不懈打造投資洼地。在良好營商環境的加持下,一大批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進展順利,喜報頻傳。經緯通達、晉坤礦產品、超牌、阿拉丁等企業紛紛把朔州作為其最重要的投資地,連續實施多期項目投資。

做細規劃,保持良好勢頭

承接固定資產投資的強勁勢頭,朔州再接再厲,瞄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主攻方向,做細規劃,精心引導,為長遠積蓄動能。

根據國家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有關精神,朔州市聚焦信息網絡、產業升級、城市更新、農業農村、國家安全五大基礎設施領域14個行業,梳理謀劃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491個,總投資6753.8億元。

朔州煤炭資源得天獨厚,煤基產業潛力巨大。市委、市政府圍繞落實“雙碳”目標,在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布局“一園一院一業一網”,打造千億級低碳硅芯產業園區,建設低碳硅芯產業研究院,謀劃硅芯全產業鏈和“源網荷儲氫”一體化發展。

“一方面通過新能源和新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從工業硅、光伏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到太陽能電站的完整鏈條,另一方面通過‘源網荷儲氫’項目與硅芯產業深度耦合,實現園區綠電比例70%,讓園區成為全國轉型發展的示范區、‘雙碳’戰略踐行區和科技創新引領區。”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軍介紹,目前已經有北京永昌、三元炭素、光??萍?、晉楚三熹等9家企業入駐,總投資823.5億元。

如果說硅芯是朔州超前布局的千億“電極文章”,那么朔州另一個工業大縣——山陰縣布局的則是千億“材料文章”。

山陰縣有著豐富的煤電資源和石灰石資源,如何把資源用足用活,山陰縣委、縣政府謀劃了西部能源和東部材料兩大“雙500億”基地。西部基地依托北周莊循環工業園區,整合熱電聯供、煤炭生產、光伏發電和風電功能,串聯形成低碳循環工業體系;東部基地以石灰石資源利用為主,發展碳基、鈣基、固廢綜合利用三大新材料產業,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條。

從無到有,從淺入深,從缺到全。瞄準行業發展趨勢,聚焦新動能培育,朔州逐漸構建起一批引領轉型發展的科技園區,而這也成為促進外來企業來朔投資項目的一張名片,不少省外企業也開始主動來朔發展項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舉行招商引資活動13場次,邀請外來投資考察48批次,征集招商項目147個,總投資1447.86億元,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7個,總投資額32.4億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乘著1至4月固投蓬勃發展的東風,朔州正全力推動更多項目落實落地,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增添新的動能。

關鍵詞: 固定資產 新材料產業 光伏發電 風電功能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