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不用像以前一樣往返跑了,又快又方便。”8月12日,在蒙山縣新圩鎮便民服務中心,該鎮貌儀村村民曾凡周花費不到半小時,便將臨時救助對象認定手續辦理完畢。該便民中心整合辦理審批事項業務以后,極大地縮短了辦理的時間。
這是梧州市深入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所帶來的變化。今年以來,作為全國唯一在省級層面統一全面推進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的省區,我區在梧州市采取“13+1”模式開展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試點,梧州市對7個縣(市、區)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聚焦推進基層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集中便民服務中心受理、辦理,優化整合服務窗口,精簡服務人員,實行“一窗受理、全科辦理”“一站式辦結”,大力提升鄉鎮和街道服務能力,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
A集中事項辦理“一枚印章”對外
一枚印章管審批,梧州在2021年就開始先行試點。該市將蒼梧縣木雙鎮、藤縣象棋鎮、岑溪市馬路鎮和筋竹鎮、蒙山縣新圩鎮、萬秀區城東鎮、長洲區倒水鎮、龍圩區新地鎮等政務服務軟硬件相對較好的鄉鎮作為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的試點鄉鎮。
2021年,蒼梧縣木雙鎮將17項政務服務事項整體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采用“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套標準、一網通辦、一枚印章”的審批模式進行集中統一辦理,著力解決群眾辦事繁、辦事難、辦事慢的問題,讓行政審批服務更優、效率更高、信息溝通更及時,實現“隨時辦、零跑動”。2021年12月30日,鄉鎮“一枚印章管審批”制度在蒼梧縣木雙鎮實施,第一本加蓋“蒼梧縣木雙鎮人民政府行政審批專用章”的許可證產生。
今年以來,梧州市全部鋪開改革,在有條件的鄉鎮,將原來分散在基層的“七站八所”的社保、農機、衛生健康等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集中至基層便民服務中心,以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名義,并使用“鄉鎮(街道)行政審批專用章”統一受理、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如龍圩區新地鎮的35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便民服務中心,并由“一枚印章”負責受理、辦理,實行“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和企業辦事。
B優化窗口設置“一個窗口”受理
近日,記者走進萬秀區城東鎮便民服務中心大廳看到,剛完成農村宅基地審批業務的村民高興地領到一本蓋著鮮紅的“萬秀區城東鎮行政審批專用章”的證照。
作為試點鄉鎮,城東鎮今年4月已經完成改革,目前已將涵蓋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給付、公共服務等領域共68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枚印章管審批”范圍,將部門分設的18個辦事窗口整合為行政審批和綜合服務兩個專窗,實行一個窗口接待、一個窗口辦理、一個窗口服務,窗口專門負責受理、審批和統一出件,精簡了審批環節,提高了審批效率。
今年以來,梧州市在原來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提升,設置為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并對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窗口進行優化整合,統一設置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兩大專窗。其中,行政審批專窗主要對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民政、衛生健康、林業等領域的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全科受理;綜合服務專窗主要對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退役軍人事務、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醫保、殘聯等領域的非許可類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實行全科受理。群眾辦事只找一個窗口,即可辦成多件事,有效地解決了群眾辦事進多門、到多窗、找多人等問題。
C精簡服務人員提升服務效能
在蒙山縣新圩鎮便民服務中心,原有的12個服務窗口整合為2類共5個窗口,窗口服務人員由12名減少到5名,切實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服務效能。
今年開始,梧州市以推進整合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和各鄉鎮、街道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整合優化審批和服務職能,將業務學習能力較強的人員調配到便民服務中心,優先安排在窗口服務和審批崗位,并由原來審批部門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真正實現“一窗受理、全科辦理”。
截至目前,梧州市共有20個鄉鎮和街道初步完成改革。其中,累計推動557項基層服務事項進駐便民服務中心受理、辦理,服務窗口由126個初步優化整合為39個,窗口服務人員由149名初步精簡到55名,累計使用“行政審批專用章”受理和辦理服務事項共1705件。
據了解,該市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爭12月底前推動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