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5日訊(記者 郭輝)合肥芯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谷微”)科創板IPO日前獲受理。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芯谷微計劃募資8.50億元。
過去三年,芯谷微營收復合增長率52.00%,但歸母凈利潤增速較慢,且利潤額對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有一定依賴度,褪去政策紅利后更加考驗公司長期增長能力。
【資料圖】
芯谷微核心下游應用為軍工電子,市場需求的地域性和季節性特征較為明顯,而公司民用業務發展較晚,或為未來短期業績波動因素。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科創板公司睿創微納是芯谷微背后的“二股東”,且芯谷微與睿創微納多個關聯公司存在關聯交易。
利潤依賴稅收優惠及政府補助
芯谷微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微波毫米波芯片、微波模塊和T/R組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向市場提供基于GaAs、GaN化合物半導體工藝的系列產品,并圍繞相關產品提供技術開發服務。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芯谷微營業收入分別為6440.84萬、9958.21萬、1.4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2.0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79.10萬、4262.62萬、5780.32萬元。
不過,芯谷微利潤額對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的依賴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383.81萬元、1211.74萬元和1478.16萬元,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96%、28.45%和25.57%;同時,公司計入當期政府補助的金額分別為958.02萬元、1023.88萬元和1074.68萬元,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36%、24.04%和18.59%。
根據相關政策,芯谷微享受企業所得稅免征優惠期為2021年至2024年。紅利褪去后,更加考驗企業長期持續增長能力。
芯谷微產品和技術下游主要應用于電子對抗、精確制導、雷達探測、軍用通信等國防軍工領域,并正逐步向儀器儀表、醫療設備、衛星互聯網、5G毫米波通信等民用領域拓展。
目前來看,其軍工電子需求集中于國內大型軍工集團及其下屬單位,且具有地域性特征,主要集中于北京、南京和成都三地。同時受下游終端軍工客戶采購計劃和采購程序影響,行業內企業營業收入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征,下半年營業收入比例較高。
民用產品方面,其主要針對5G毫米波通信和衛星互聯網等應用開發專用芯片的芯片研發小組直至2021年才成立,目前推出了Ku/Ka波段的T/R芯片和組件??蛻舴矫?,芯谷微正在為飛利浦醫療、美的集團等客戶提供國產化MRI(核磁共振)低噪聲放大器,同時也成為A01單位、成都玖錦科技供應商。
此外,在產業周期背景下,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報告期內芯谷微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4.00%、82.17%和79.54%,呈下降趨勢。
從行業內公司的橫向對比來看,由于公司起步較晚、業務規模不足以及下游客戶結構等因素,芯谷微報告期銷售、管理費用支出占比要明顯高于可比公司。以2022年數據為例,芯谷微銷售費用率為4.50%,高于鋮昌科技的3.57%、國博電子的0.29%;芯谷微管理費用率為11.27%,高于臻鐳科技的10.45%、鋮昌科技6.38%、鋮昌科技2.38%。
睿創微納為二股東
招股書顯示,劉家兵發行前合計控制芯谷微表決權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3.60%,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劉家兵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先后在中國電子、Excelics、微軟等國外知名公司從事電路設計、芯片制造、芯片測試、器件封裝等方面工作,在微波領域有近30年的實踐經驗和技術積累。
芯谷微系于2014年成立,2022年1月完成近4億元的C輪融資,由廣發乾和領投、基石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這是該公司此前唯一一次公開融資事件。
除實控人兼第一大股東劉家兵外,芯谷微持股5%以上股東還有上海為奇(持股11.48%)、周殿閣(持股8.87%)、合肥晨芯(持股6.86%)。
其中上海為奇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睿創微納全資持股的投資平臺。報告期內,芯谷微與睿創微納下屬多家關聯公司存在關聯交易;芯谷微一名叫做李聰科的董事,同時兼任睿創微納蘇州和重慶分公司負責人、上海為奇監事等職。
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芯谷微計劃募資8.50億元,其中5.05億元將用于微波芯片封測及模組產業化項目、2.45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