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間,利爾化學(002258.SZ)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元-2.8億元,同比下降47.6%-51.34%;扣除非經 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6億元-2.8億元,同比下降46.99%-50.77%。
【資料圖】
利爾化學解釋稱,“期內,受公司核心產品草銨膦行業競爭加劇等影響,導致草銨膦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影響公司一季度經營業績同比出現下滑?!?/p>
據同花順iFinD數據,草銨膦原藥(實物95%)價格已由年初15.5萬元/噸降至3月31日的9.5萬元/噸(同比下降47.22%)。
事實上,草銨膦價格在2022年就出現下滑。據百川盈孚數據,草銨膦2022年市場均價22.74萬元/噸,同比下滑6.83%。主要原因是“能耗雙控”對價格的影響消退疊加部分新產能陸續投產對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此前3月1日晚間,利爾化學發布2022年財報,實現營收101.36億元,同比增長56.08%;歸母凈利潤18.12億元,同比增長69.0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46億元,同比增長73.62%。
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就已出現“增收不增利”。期內,利爾化學實現營收23.94億元,同比增長8.08%;歸母凈利潤3.2億元,同比下降30.4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3.62億元,同比下降23.26%。
不難看到,利爾化學今年一季度凈利環比去年第四季度也出現了下滑。
利爾化學自成立起一直主要從事農藥原藥、制劑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布局了綿陽、廣安、南通、岳陽、鶴壁、荊州、津市等7個生產基地,擁有涵蓋化工原料、中間體、原藥及制劑各生產環節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對主要產品形成了多基地供應保障,是國內最大規模的氯代吡啶類農藥原藥和制劑的生產企業,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草銨膦原藥生產企業。
據其2022年財報,利爾化學是全球范圍內繼美國陶氏益農之后最先全面掌握氰基吡啶氯化工業化關鍵技術的企業,相繼開發出了氯代吡啶系列產品中的畢克草、毒莠定、氟草煙、綠草定等除草劑產品。公司氯代吡啶類系列除草劑、有機磷類除草劑草銨膦的原藥產量、出口量穩居國內前茅。公司產品出口美國、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三十幾個國家及地區,主要客戶科迪華、巴斯夫、先正達、紐發姆、住友化學、UPL等均為行業內國際頂尖農化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司主營產品草銨膦價格持續下跌,華安證券下調全年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年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7.28、20.28、23.27億元(2023-2024年原預測20.29億元、22.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17.4%、14.7%。
來源:泡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