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康龍化成(300759.SZ)股價下跌,截至收盤,報48.97元,跌幅14.16%。
(資料圖片)
昨日晚間公司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2.66億元,同比增長37.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75億元,同比減少17.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4.21億元,同比增長6.01%。
1、漲幅一度超30倍,昔日龍頭高增長難以為繼
2019年1月份至2021年8月份,康龍化成從7.66元(發行價)一路漲至244.66元(前復權),漲幅超過30倍。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康龍化成實現歸屬凈利潤5.472億元、11.72億元、16.6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4.30%、114.25%、41.68%。
而進入2022年之后,康龍化成連年高增長越來越難以為繼,2022年凈利潤為13.74億元,同比減少17.2%,這也是近五年的首次凈利潤下滑。
藥智網分析指出,這兩年康龍化成四處開工的在建工程以及頻繁的收購,還有去年獨立的大分子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還處于虧損狀態都是公司業績承壓的原因。
據了解,康龍化成是僅次于藥明康德的CRO龍頭公司。它的業務分為四大服務板塊,包括實驗室服務、CMC(小分子CDMO)服務、臨床研究服務、大分子和細胞、基因治療服務。
此外,3月30日,康龍化成實控人及股東減持不超8.1%股份。對于康龍化成來說,減持已成家常,康龍化成在2022年解禁后大股東們則開始輪番減持。2022年1月26日公司股東信中康成宣布減持不超過4%的股份,信中龍成減持不超過2%的股份,最終二者實際減持2719.81萬股,占總股本的3.11%,套現數十億元。此后,2022年8月5日,康龍化成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再度公告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775.47萬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比重約2.33%,按當日收盤價計算套現金額約22億元。根據統計,2020年以來,康龍化成實際凈減持金額高達177.26億元,2022年以來凈減持金額71.7億元。
2、同行藥明康德亦減持不斷,CRO還是好賽道嗎?
值得玩味的是,康龍化成的同行藥明康德(603259.SH)近年來亦減持不斷。
資本對于CRO這個昔日黃金賽道似乎越來越沒興趣了。
藥明康德3月20日晚間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93.55億元,同比增長71.84%;歸母凈利潤88.14億元,同比增長72.91%。
藥明康德業績依然保持高增長,但公司股價卻跌跌不休。
2021年7月16日以來,其累計下跌51.67%。
藥明康德股東近年減持不斷。
2019年4月30日,當時上市還不足一年的藥明康德公告表示,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ABG-WX Holding(HK)Limited、上海金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11.93%公司股份(近1.40億股)。
緊接著3個月后,藥明康德再度公告稱,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等7名股東,擬減持不超過10.74%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股份1.76億股。
2021年,隨著藥明康德股價持續大漲,高管們也加快了減持的動作。2021年以來,藥明康德A股共披露減持計劃4宗,藥明康德港股方面,則連遭小摩減持。
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有股東甚至趁著藥明康德股價一路上揚,偷偷減持套現后才通知投資者,堪稱A股反面教材典范。2021年6月12日,藥明康德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股東上海瀛翊《關于違反承諾減持股份的情況說明及致歉函》。上海瀛翊作為委托投票方,在IPO時就有關于減持的承諾,但其仍然沒有提前15個交易日通過藥明康德披露減持計劃履行公告等相關程序。
有觀點認為,曾經,中國工程師成本紅利構建起了藥明康德的競爭優勢。2004年,藥明康德投資人富達亞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投資藥明康德的原因正是李革,而我們投資的目的,則是利用中國本土相對便宜的博士生資源,將海外同樣的服務用1/3的價格來實現?!倍罱鼛啄?,隨著人力成本上漲,加之海外生產基地布局,上述優勢已被壓制。
此外,目前市場普遍擔心投融資金額下滑、2021年CDE抗腫瘤新藥指導原則導致藥企立項變少、以及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導致海外訂單變少。
此前,還有一家CRO龍頭企業泰格醫藥(300347.SZ)3月28日晚間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去年公司實現主營收入70.85億元,同比上升35.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7億元,同比下降30.19%。這是泰格醫藥2017年以來的首次凈利潤下滑。
來源:泡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