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謝敏
一則熱搜,再次將醫美亂象暴露在鎂光燈下。
(資料圖)
近日據央視網報道,在一家酒店里,90后女子被一位服裝店店主注射6針玻尿酸,每針1000元。注射過程中,因玻尿酸被注入進血管,造成中央動脈堵塞,最終該女子留下了終身殘疾。
在業內人士看來,玻尿酸在正規醫生的專業注射下,引起致殘的風險較低。
2月16日,在某醫療美容機構工作的王鑫(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不同價位的玻尿酸在注射時,安全性不存在差異,但需注意注射部位與材料是否合適;安全隱患主要存在于醫生的技術和手法。
事實上,自醫美整形概念大火以來,醫美亂象層出不窮。根據中整協統計,每年平均有2萬起由于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
行業亂象背后是暴利驅使。面對或達5000億的醫美市場規模,市場淘金者紛紛加入醫美大軍,開啟掘金路。
眾多企業加入玻尿酸產品研發
玻尿酸,通用名為透明質酸,作為自然界中保濕性較好的物質,被稱為理想的天然保濕因子。同時,由于玻尿酸的安全性和可塑性較好,后被逐漸使用于微整形。
根據Frost & Sullivan統計,中國基于透明質酸的皮膚填充劑產品2021年市場規模為64億元,市場規模預計于2030年達441億元。
面臨巨大的市場規模,在廣告渲染下,玻尿酸被成功帶火。不僅成為醫美界的寵兒,玻尿酸更是從“外補”走向“內服”。
2021年以來,各大品牌紛紛進軍食用玻尿酸領域,市面上出現了多種以添加玻尿酸為賣點的飲品和糖果。如,Wonderlab玻尿酸夾心軟糖,樂樂茶的玻尿酸奶茶、湯臣倍健的Yep水光瓶等。
其中,華熙生物(688363.SH)成為在食用玻尿酸領域探索的典型代表。華熙生物財報顯示,2021年,食品級玻尿酸業務為華熙生物貢獻了1.08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36.85%,是華熙生物業務板塊中營收增幅最大的板塊。
從價格上看,當口服品的配料中出現“玻尿酸”三字,產品往往可以獲得更高溢價。
例如,華熙生物旗下的水肌泉。在水肌泉官方旗艦店,330毫升,24瓶玻尿酸水售價129元。配料表顯示,該玻尿酸水主要配料為玻尿酸和純凈水,其中,每瓶水包含玻尿酸66毫克。對比市場上一瓶普通的純凈水,350毫升,售價為1.5元。這說明,在有了玻尿酸的加持后,一瓶水的價格上漲近4倍。
圖源:水肌泉淘寶旗艦店截圖
除玻尿酸水外,華熙生物還推出了透明質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透明質酸果飲品牌“休想角落”。
但玻尿酸食物是否真的具備功效性,一度飽受質疑。
2月6日,上海市消保委就玻尿酸食品亂象提出四大疑問,分別為,是否真能吃出水光肌,是誰在說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商家是用什么辦法做到精準洗腦、以及玻尿酸為什么會成為普通食品的原料?
上海市消保委直接點名水肌泉飲料品牌,并要求相關企業向消費者提供權威的證據證明。上海消保委表示,作為食品原料的玻尿酸就是一個很長鏈的多糖,進入胃腸道后會被分解成單糖、二糖,再吸收。目前,也沒有任何權威證據證明食用玻尿酸能促進體內透明質酸的合成。
在上海消保委提問之后,水肌泉對產品宣傳頁面進行了修改,刪除了“玻尿酸經過消化會從大分子玻尿酸變成小分子玻尿酸”這一功能性表述。
2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就玻尿酸相關問題試圖聯系華熙生物,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天津醫科大學教師王者香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玻尿酸的火熱和市場的宣傳力度有必然聯系,在營銷的推動作用下,難免會有新的商業概念產生。
行業亂象背后:高毛利為醫美行業常態
受經濟發展以及網紅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中國醫美行業發展迅速。
據新氧顏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醫美消費用戶規模將超過2000萬,預計2023年,我國醫美消費者規模將達到2354萬人。
消費規模不斷擴張,醫美亂象卻是層出不窮。究其背后原因,離不開巨大利益的吸引、以及行業規范的不健全。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占行業12%,“黑機構”數量超8萬;合法合規醫師僅占24%,非法從業者多達10萬之眾。
產品方面,假針劑、假設備也隨處可見。根據艾瑞專家調研顯示,市面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只有33.3%,非法機構九成設備是假貨 。
在君和律師事務所、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庫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中,2020年、2021年的醫美行政處罰案件數量分別為4679起、5956起。
時代周報記者聯系多家美容診所,其工作人員表示,客戶需要注射類美容時,會聯系醫院的專業醫生進行操作。
家住陜西的賈青(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自己曾在美容診所接受雙眼皮手術,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賈青,會請西安市某三甲醫院的專業醫生來操作。在手術前,沒有工作人員主動向賈青出具該醫生的資格證書,而手術最終在酒店進行?!爱敃r聽信了美容院方面的一面之詞,沖動作了決定,幸好沒有出差錯?!辟Z青感慨道。
王者香表示,許多去醫院、或機構做醫美整形的求美者,并不清楚應該如何嚴格審查醫師資質,嚴格比較藥品的來源。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醫美行業亂象背后是暴利驅使。市場淘金者看準機遇,紛紛加入醫美產業大軍。
玻尿酸原料龍頭公司華熙生物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為77.43%。同年,被稱為“醫美茅臺”的愛美客半年報顯示,其溶液類注射產品、凝膠類注射產品毛利率分別高達94.07%、96.05%。
上述財報數據,可以看作是醫美行業的縮影。在高利潤的吸引下,非法行醫等不規范現象開始層出不窮。
財經評論員王赤坤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行業規范需要政府加強對醫美行業的管理,滿足消費者合法權益,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并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