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創業圈 作者:何秀蘭
文│記者何秀蘭
渤海人壽訴中天金融(000540.SZ)一案最近有了新進展,一審判決渤海人壽贏了,中天金融需支付渤海人壽超過12億元。這筆巨款與渤海人壽2022年的虧損額相當,若能順利收回,對渤海人壽自然是利好。
(資料圖片)
不過,上述判決結果是一審判決,二審尚未開庭審理,且中天金融面臨退市風險,能否回款存在變數。
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渤海人壽尚存3起重大訴訟案件,涉及訴訟標的金額累計接近25億元。對此,渤海人壽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稱,公司3起正在進行的重大訴訟均為主訴案件,訴訟原因為個別投資項目發生交易對手違約。目前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具體情況以法院的最終審理結果為準。
起訴中天金融
中天金融2月初的公告顯示,因股權質押違約,渤海人壽以合同糾紛為由,對中天金融及其控股股東金世旗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世旗控股”)等提起訴訟。
渤海人壽與中天金融的合同糾紛,還要從渤海人壽四年前認購的一份信托計劃說起。2018年8月,長安信托與中天金融簽署《長安寧——貴陽金控股權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轉讓及回購合同》,約定長安信托以10億元受讓中天金融持有的貴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貴陽金控”)10%股權的收益權,回購期限為48個月,2022年8月17日,回購期限屆滿,回購期限內中天金融按照8.8%/年的回購溢價率向長安信托支付溢價回購款。金世旗控股向長安信托為中天金融在前述合同項下義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渤海人壽于2018年8月27日以9.99億元認購“長安寧—貴陽金控股權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份額。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中天金融因融資需要,將持有的貴陽金控股權質押給江海證券有限公司。渤海人壽以中天金融上述質押行為違反《轉讓及回購合同》相應約定為由,提起本次訴訟。
根據一審判決,中天金融需向渤海人壽支付超12億元的股權收益權回購本金和股權收益權溢價回購款,還需支付渤海人壽以12.03億元逾期未付款為基數,自2021年11月3日起至實際還清之日止,按照0.05%/日標準計算的違約金。
記者注意到,如果按照違約15個月計算,違約金就有2.7億元。這意味著,中天金融需向渤海人壽支付的金額接近15億元。
中天金融稱,上述判決結果為一審判決,公司已于近日提起上訴,二審尚未開庭審理。作為貴州省第一家上市企業,中天金融的資本擴張道路并沒有順風順水,投資踩雷、債務違約等把中天金融推向債臺高筑的困境。
根據2022年三季報,去年三季度末,中天金融負債和資產總計分別為1533.68億元、1583.0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96.88%。
屋漏偏逢連夜雨,1月20日,中天金融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2022年預計虧損125億元至139億元,凈資產預計為-6.09億元至-20.09億元。深交所向中天金融下發關注函,提示中天金融股票交易可能面臨退市風險。2月10日,中天金融董事會就深交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做出了回復。
關于本次訴訟,渤海人壽方面稱,由于融資方違約,公司通過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主張融資方及擔保方應履行合同義務。目前該案件一審判決支持了公司的主要訴訟主張,取得了相對積極的進展。訴訟結果對公司的影響,以法院的最終審理結果為準。
除渤海人壽外,中天金融還與恒大人壽、前海人壽等險企存在訴訟糾紛,如果渤海人壽勝出,何時能收回相關款項,仍是未知數。
連續五年業績虧損
渤海人壽成立于2014年,是首家總部落戶天津自貿區的人身險公司。截至2022年底,公司注冊資本金130億元。
目前,渤海人壽無實際控制人,股東股權相對分散,且多數股東出質所持股權。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渤海人壽有17家股東,渤海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為其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持股比例超過9%的股東還有廣州利迪經貿有限公司、廣州市澤達棉麻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國華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君安物產有限公司。17家股東中有11家股東出質所持渤海人壽股權,質押股權合計88.58億股股份,占總股本68.14%。
避開行業“七虧八盈”的規律,渤海人壽開業后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便實現了盈利。但持續盈利三年后,2018年開始出現虧損。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渤海人壽凈虧損分別為7.68億元、13.95億元、27.44億元、0.5億元。
記者注意到,渤海人壽虧損與其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有關。2020年,渤海人壽計提資產減值損失25.58億元,同比擴大12.47億元,凈虧損也同比擴大13.49億元。2021年,渤海人壽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回落至9.42億元,當年凈虧損大幅度收窄。
根據渤海人壽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當年渤海人壽盈利情況并未出現好轉,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26%,凈虧損為12.26億元。渤海人壽稱,2022年,公司受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等因素影響,出現較大虧損。
持續虧損不斷沖減渤海人壽的未分配凈利潤,凈資產隨之下降,對償付能力產生不利影響。2022年末,渤海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0.54%、110.58%,環比下降分別為3.29%、3.27%,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經瀕臨監管紅線。
面對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下降,渤海人壽償付能力報告解釋稱,主要因為經營虧損導致未分配利潤下降3.4億元、投資資產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市值下降導致凈資產減少2.1億元,兩者共同影響導致凈資產合計下降5.5億元。2022年末,渤海人壽凈資產為55.85億元。
自2021年一季度末至2022年三季度末,渤海人壽每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渤海人壽償付能力不達標。
渤海人壽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將不斷強化風險管理,健全風險防控機制,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關鍵詞: 中天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