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斌大概也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渡過難關。
11月28日,工商信息顯示,融創將融創中國將其持有的泛海國際建設89.7%股權,轉讓給了中信信托及蕪湖華融資本創譽投資中心,而自身的股權則下降至10.3%。
據悉,泛海國際建設旗下的兩塊地分別為上海董家渡和北京泛海國際,當時作為豪宅項目,這兩塊地為孫宏斌賺足了面子。
(資料圖片)
而2019年,孫宏斌的接手價格為149億。
有消息稱,中信信托拿到這家公司的控制權并非是為了掌控這兩塊地,而是為融創提供資金支持,資金規模大概在80億元左右。
對于孫宏斌而言,盤活資產是當下最重要的問題,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繼續加快境內外債務重組。
12月5日,根據相關媒體消息顯示,融創內部最近啟動了一次公司的組織架構調整,成立了三個中心,分別是地產經營中心、資本與融資中心以及資產運營管理中心。
比起之前的地區劃分,這一次則是業務部門的梳理。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梳理完成之后,融創的各個職能部門將會變得更加聚焦,部門協同將會更加順暢,同時有利于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
據悉,此外融創還加快了債務重組。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顯示,此次融創向債權人提供了兩種債務展期方案:
第一,針對已經展期的債務,從此前的3.75年縮短至3年;
第二,針對未展期的債務,從此前計劃的4.5年縮短至4年。
與此同時,對于所有債權人先行支付3%的本金,并于2023年分兩筆支付,上述計劃需要得到重組會議中50%以上債權人同意方可實施。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融創的債券規模為157.49億元,債券一共有9只,其中,私募債37.75億元,占比23.97%。從規模上,融創的債券規模則并不算大,而作為整體債務重組的方案,一般大概率會通過,所以孫宏斌這次算是緩過來了。
當然,對于孫宏斌而言,時間窗口也比較重要。今年5月以來,融創宣布債務展期,其基本情況開始惡化,但是相比于恒大等企業,融創的情況還是要好上許多。而在暴雷之前,孫宏斌也已經開始了積極自救。
根據融創公告顯示,從2020年開始,融創就開始在組織架構上進行調整,目的就是降本增效。無奈船大難掉頭。進入2021年之后,孫宏斌就一改往日“買買買”的習慣開始出售項目儲備現金流,為了使公司變得足夠的安全,他甚至自掏腰包將自有資金4.5億美元,以無息的方式借給融創中國。
為了進一步增強現金流,融創不惜低位大量減持貝殼的股票,不僅如此還進行了低價配股。為了回籠更多的資金,孫宏斌甚至想過出售文旅項目,但是無奈融創還是走到了債務展期這一步。
孫宏斌曾經說過,“過去我曾因現金流出問題而失敗過,所以非常在乎現金流,我會把公司的安全放在首位,并且懂得知難而退,在取舍上一定會比別人更加果斷?!?/p>
很顯然在大勢面前,孫宏斌還是為自己的激進付出了代價。但從整體情況而言,其實融創的處境并沒有那么糟糕。
12月5日,融創發布了2022年11月未經審核的營運數據。數據顯示,11月融創實現銷售金額80.4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60.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3290元/平方米。今年1至11月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為1611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1218.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3220元/平方米。
綜合而言,我認為隨著融創董家渡等項目的盤活,資金流的注入以及未來有可能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打開,融創應該會順利渡過難關,但是規模相較于巔峰時期,應該會小很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