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聚焦 >

政策密集發布,樓市的周期拐點要來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相關資料圖)

12月8日,房地產股的回暖繼續在資本市場上演。大悅城、財信發展、廣匯物流、空港股份、新城控股、萬科A、華僑城A等紛紛大漲。

這跟房地產市場近段時間政策暖意不斷有關。

11月28日根據證監會消息:恢復涉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

不僅允許上市房企從股市融資去補充資金和還債,還允許房企之間的互相兼并。而建筑等與房地產緊密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同樣享受此政策,支持同行業之間,上下游之間的整合。

11月23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這就是此前市場熱議的“地產金融16條”。

據媒體報道,23日當天,多家國有大行公告與多家房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中國銀行將為萬科提供不超過1000億元或等值外幣的意向性授信額度,交通銀行將為萬科提供1000億元意向性綜合授信額度,交通銀行還將為美的置業提供不超過200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另外,農業銀行與中海發展、華潤置地、萬科、龍湖、金地五家房企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從第二支箭,到金融16條,到放寬預售資金管理,再到恢復涉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每項政策的出臺,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這是自2021年9月底樓市政策邊際調整以來,力度最大、措施最為具體的一次房地產救市。

而現在的政策態度相當于給銀行吃了定心丸。銀行的積極性一旦調動起來,資金運轉效率就會大幅提升,對房企的政策利好就會加速落地。

政策不僅給房企提供資金增量,也助推存量資金的盤活。

11月14日,銀保監會、住建部、人民銀行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旨在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合理使用預售監管資金。

也就是說,只要企業過往信譽好,可動用的預售資金就不會少,就會為房企后續的工程建設和竣工交樓提供重要的信用保障。

對房企的金融支持之外,政策層面對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也逐漸升溫。

9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符合條件的城市,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11月8日,一向調控最為嚴格的北京樓市突發新政:在最嚴“限購令”實施7年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的臺湖、馬駒橋地區正式宣布解除“雙限購”:

作為北京樓市的風向標,通州樓市的政策調整,對北京其他地區有較大影響,而北京的政策走向,又可能輻射更多重點城市的政策調整。

房地產是典型的政策市,是關乎經濟增長的強周期行業,隨著供需兩端的政策積累發酵,行業周期的拐點,可能就要出現了。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關鍵詞: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