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的本輪加息周期,可能是真的遇到麻煩了。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美聯儲一共加了6輪息,平均每輪加息的幅度差不多在300個基點,周期也均超過了一年,最長的是用了37個月。
(資料圖)
再來看看本輪加息的情況,從三月份首次加息開始,截至到11月的利率決議公布,美聯儲今年一共加了6次息,第1次25個基點,第2次50,剩下四次都是75。這樣一共是加了37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也漲到了目前的4%。
九個月時間加了6次息,375個基點,這在美聯儲加息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與歷次加息相比,這輪加息的速度和幅度可以說是又快又強。按照過去的經驗,這樣的加息強度下,全世界應該早就趴下了。
而現在的情況是,除了美國的幾個盟友,被整得死去活來之外,全世界頗有點巍然不動的感覺,而且這還是美國到處搞事,一起配合加息才得到的結果。如果不是俄烏戰爭和炸北溪管道,歐洲到現在也應該是一片祥和。
現在看來,老美本輪加息周期,絕對是遇到麻煩了。像這種金融收割的游戲,先大放水推高全球資產價格,再使勁加息刺破泡沫,這在過去都是美國的拿手好戲,現在這種金融收割的把戲卻失靈了。
在11月加息之后,美元的基礎利率已經達到了4%,在全球都在搞零利率的背景下,4%的利率,對全球的金融市場而言,資金成本都是相當高昂的。那么與這個問題對應的是,在如此高昂的資金成本下,是否還有能覆蓋成本后留有超額收益的市場。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已經給出了,那就是一個都沒有。這就是現在美股和美債所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不光沒有人接盤,而且資金為了降杠桿降風險,還在不斷進行拋售。
所以美聯儲最新的表態,出現了變化,就是下一步美國的加息計劃,有可能跟今年有所不同,未來可能會維持高利率水平,這個時間比市場預期的還要長。
換句話說,美聯儲本想搞一個短平快的收割,就是通過連續快速的大幅度加息,把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全部拉爆,這樣年底目的就能達成。接下來就可以發放貸款,然后低價抄底優質的資產。
不過,目前來看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在如此暴力的加息節奏下,全世界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所以美國或許要改變現有的策略,放棄短平快,改為持久戰。
按照之前的計劃,本輪加息周期的最終利率會在5.75%,那只需要在明年的一季度再加1到2次息,就能達到計劃目標,那么最晚在明年3月份,美聯儲將不得不做出選擇,不管結果是加還是不加,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因為在美國的統治力日漸衰弱之下,美國在全世界做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會像以前那樣得心應手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