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1月1日消息,工信部等五部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另一方面2022世界VR產業大會將于11月5日全面籌備就緒,11月12日將在南昌召開。VR大會推出六個創新應用場景作為本次大會的亮點,為線上線下與會嘉賓提供沉浸式的參會體驗。
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VR出貨量約143萬臺,同比增長近100%,2022年有望超過300萬臺,2025年有望超過1000萬臺。
?IDC預測,2021年全球AR/VR總投資規模接近146.7億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增至747.3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8.5%。中國市場五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43.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中金公司近日研報指出,VR有望成為新一代硬件終端。隨著VR應用場景在B端/C端市場的拓展,VR未來可能會代替手機作為通用設備,應用在娛樂、生活、企業服務等多種場景中。VR行業已經進入復蘇期,產業步入正向可持續發展階段。在優質硬件和內容的帶動下,行業正逐步實現“硬件產品迭代-用戶體驗升級-用戶數量增加-優質開發者入場&VR設備出貨增長-提升內容質量-用戶數量增加”的良性循環。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從VR硬件產業鏈維度來看,綜合方案商(歌爾)、光學顯示(三利譜、斯迪克、水晶光電)、各類結構件(立訊、長盈、東山)及品牌商(創維)等環節的A股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從內容端來看,建議關注華立科技、寶通科技、愷英網絡;從產業催化維度來看,分別關注品牌商(Meta、Pico、蘋果等)產品迭代帶來相應產業鏈的投資機會,以及核心技術創新升級引發特定產業環節的關注度。
(投資顧問:江淑姣 執業編號:A0840619120001)
免責聲明:百瑞贏證券咨詢所有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