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5日訊(記者 郭輝) 今日,科捷智能正式啟動申購,網上申購代碼為787455。該公司擬發行約4521萬股,發行價格為21.88元/股。按本次發行價和新股發行數量,預計募集資金9.8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預計募集資金凈額8.91億元,發行市盈率為57.41倍。
(資料圖片)
近年由于下游物流行業與工業領域需求的持續擴張,科捷智能報告期內營收、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6.19%、160.68%。
隨著人口紅利遞減以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國家政策及法規扶持產業發展,以及機器視覺、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協同作用發揮,科捷智能董事長兼總經理龍進軍認為,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等行業迎來了市場機遇。
從客戶情況來看,科捷智能客戶集中度過高,且對第一大客戶順豐存在較大的收入依賴。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公司非關聯的在手訂單金額較2021年末提升43.93%,高于整體訂單規模的增長。
▍智慧物流系統近三年保持高增長
招股書顯示,科捷智能從事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服務。從業務結構來看,智能物流系統最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5.99%,2021年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5.40%,構成公司當前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62億元、8.80億元及 12.77億元,近三年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6.19%;歸母凈利潤由2019年的1272.83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8649.30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60.68%。
下游物流行業與工業領域需求的持續擴張,是科捷智能過去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
科捷智能董事長兼總經理龍進軍在日前舉行的科創板IPO路演中表示,目前,人口紅利遞減以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國家政策及法規扶持產業發展,機器視覺、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發展促進本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等行業帶來市場機遇。
以物流行業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智能物流行業深度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物流行業交易規模達544.01億元,同比增長21.6%。
“由于國外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統領域發展時間較早,該領域內國際知名企業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地區,且業務規模較大,具有先進的技術、豐富的產品線和多年積累的項目經驗,優勢尤其在高端市場更為明顯?!?/p>
不過龍進軍也表示:“伴隨國內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市場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資本的助推,國內出現了一批從事該行業的中小企業,已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統產業鏈,在各細分行業發展了一批研發設計能力較強、項目經驗較為豐富的企業?!?/p>
對于未來市場競爭格局,龍進軍認為,集成化、定制化、技術設計面廣,是目前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行業的核心技術特點,近年國內外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領域企業逐步在市場競爭中構建起技術壁壘、資金壁壘、經驗壁壘和人才壁壘等?!靶袠I的進入門檻越來越高,新進入者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發展,預計未來競爭格局不會發生重大變化?!?/strong>
▍大客戶順豐身兼公司二股東
招股書顯示,科捷智能報告期內主要客戶包括順豐、德邦、燕文物流、印度 Delhivery、遞一物流等大型快遞物流集團,以及韓國 Coupang、京東、蘇寧、印度 Flipkart 等知名電商平臺。
不過,擁有眾多知名客戶并積極開展海外業務,仍無法掩蓋科捷智能客戶集中度過高,且對第一大客戶順豐存在較大的收入依賴的事實。
報告期內,公司源自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7億元、8.01億元及10.4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11%、90.98%及 82.05%。其中順豐為期內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 21.55%、45.12%及48.37%,2021年來自順豐的銷售收入達到6.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目前還是持有公司14.85%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公司方面表示,基于順豐在快遞物流行業的龍頭地位和公司的在手訂單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與順豐的交易將持續存在。
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科捷智能非關聯的在手訂單規模增長較為顯著。
截至2022年3月25日,公司合計在手訂單額19.47億元,相比上年末增長25.12%。其中,來自順豐、海爾日日順、賽輪輪胎等關聯客戶以外的其他客戶的在手訂單,金額合計為9.53億元,相比2021年末增長43.93%——增幅高于整體訂單規模的增長。截至2022年3月25日,對除順豐外最大的內銷客戶京東的在手訂單達2.96億元。
對于科捷智能未來的市場戰略,董事長龍進軍日前表示,鞏固現有重點行業客戶群體的基礎上,持續改善國內市場客戶群體結構,積極拓展亞洲、歐洲等地區的海外市場,加強渠道建設、提高公司品牌海外知名度,將會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