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購買力、購買欲等激活,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廠商單方面就能解決的,更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心理,更不可能出現“一招制勝”的情況。所以,家電廠商們要學會在熬和等中發現機會、迅速出招。
寧言||撰稿
對于家電廠商來說,激活消費這是一道大難題,更是一道新課題。
(資料圖)
過去30多年面對用戶對于家電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成”的主動消費升級,以及市場的“供不應求”和“供需平衡”,所有廠商的任務就是搶用戶、搶地盤、分蛋糕。
如今,隨著用戶對于家電產品“已經有了,不壞不換”的被動型享受消費,以及市場“供過于求”的商業環境下,家電廠商只能通過“經營用戶”去培養用戶、培育需求,并激活潛在需求,才能維持經營的可持續和穩定性。
當前的市場邏輯,大家都清楚,商業的道理廠商們更明白,但現實的尷尬和難題在于,激活用戶的購買力和消費欲望,并不是一道簡單的經營課題。比如說,廠商聯手降降價、政府發發消費券,甚至多方聯手造造勢,眼下也很難解決問題了。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家電廠商在一線市場競爭中最復雜、最難破解的課題,就是來自消費者的購買力減弱、購買欲望低迷,以及購買能力受到經濟收入和經濟預期的波動直觀而劇烈,早就不是靠廠商單方的力量就能破解的,也不是靠國家層次的財政補貼政策引導,或者消費券發放等手段就能激恬,必須掀起一輪系統性的政策、舉措等工作,真正讓經濟滾動發展、市場恢復活力、用戶恢復信心。
那么對于眾多廠商來說,現階段參與一線市場競爭的核心策略就一個,要學會熬、并選擇等。
這個邏輯,不是讓廠商們原地不動,就地躺平,而是要跟同行、跟對手們拼一拼,看看“誰更能熬”下去。熬是一種戰斗力、持續力和耐力,不是一種“閉上眼裝睡”的忽悠力。同時,廠商還必須要在一線市場上,圍繞用戶的需求,聚焦產品的市場定義能力,以及分渠道經營、分客群服務等能力,進一步強化競爭實力。最后,就是要選擇等,不是在等待天上掉餡餅,而是要等待機會一旦出現便死死咬住不放,這種等就是做好隨時出擊、隨時引爆、隨時戰斗的能力。
當然也需要看到,面對當前的家電市場消費疲乏局面,最難的并不是那些中小廠商,而是眾多的行業頭部廠商們。
中小企業,特別是大量在一線市場上的個體戶商家們,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成本線很低,如果是自家的房子經營、夫妻兩人為主,那生存成本線就更低。同樣很多的中小企業,如果只是靠貼牌,重點布局營銷環節,那企業的運營成本就很低,很容易熬一熬、挺過去,現在反而是那些大中型廠商,特別是行業的頭部企業和商家們,他們背負的成本包袱、人力包袱,以及經營壓力,是中小企業數十倍甚至百倍,所以他們不能選擇等靠要,必須是拼搶奪。
更為重要的是,不管消費如何疲軟、市場怎么樣多變,家電產業的常態化、剛需化需求仍然存在,所有廠商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不會動搖。
現階段,很多廠商對于家電市場未來走勢,因為充滿未知和不熟悉,所以信心缺失,甚至有點“自暴自棄”,導致企業的經營路線、競爭手段變形,在區域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亂折騰等現象,這種所謂的“內耗”反而成為不少廠商的破局阻力。所以,這個時候家電廠商心里要明確、動作更要清楚,就是少內亂、多外戰,瞄準一線市場上的用戶需求,逐個擊破且寸土必爭。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