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柳葉刀》的一項系統性研究顯示,2019年抗生素耐藥直接導致127萬人死亡,另有495萬人的死亡與之相關。相比之下,同年艾滋病和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分別為68萬人和62.7萬人。
抗生素耐藥相關死亡已成為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全球第三大死亡病因,逐漸受到重視。
【資料圖】
今日,“超級抗生素”第一股盟科藥業正式在A股科創板掛牌上市。本次IPO擬募集資金12.5億元,分別用于創新藥研發項目、營銷渠道升級及學術推廣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相較于腫瘤、慢性病等熱門研發領域,超級抗菌藥在研企業和管線布局較少。但隨著臨床中細菌耐藥性的加速發展,超級抗菌藥成為備受關注的藍海領域。
康替唑胺:首個國產高端抗菌藥
細菌感染作為最常見的感染類型,從古至今,始終是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1928年青霉素的發現,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拯救了無數生命,使人均壽命顯著延長。此后,歷史上有3次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頒給了發現抗菌藥物的科學家。
然而,近幾十年來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乃至濫用,導致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情況不斷涌現,臨床上對細菌感染的治療越來越棘手,普通抗生素已經無法應付。
其中,多重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是院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根據 CHINET報告,2020年從52所國內醫院收集的25萬株臨床分離菌種,革蘭氏陽性菌占28.8%,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等。多重耐藥革蘭氏陽性菌也成為國際抗菌新藥研發的主要熱點之一。
成立于2007年的盟科藥業,產品管線主要聚焦于治療耐藥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截至目前,共有商業化產品及臨床階段藥物3款,分別是康替唑胺、MRX-4及MRX-8。
康替唑胺
康替唑胺是首個國產原研新一代惡唑烷酮類抗菌藥,與已上市同類藥物利奈唑胺等具有相同的作用機理,即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達到抗菌作用。
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康替唑胺對革蘭氏陽性菌,包括MRSA感染的臨床療效,和利奈唑胺相當。但在安全性上優于利奈唑胺,已完成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顯示,康替唑胺未見腎毒性、肌肉毒性、骨髓抑制毒性、周圍神經和視神經毒性等潛在風險。
康替唑胺也是全球首個惡唑烷酮類,在Ⅲ期臨床試驗中證明,血液學毒性上優于利奈唑胺,成為“best-in-class”的抗菌藥物。
除療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外,康替唑胺還具有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相關的不良反應少、體內分布廣、可以口服、耐藥風險低、潛在適應癥廣等特點,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康替唑胺已于中國進入商業化階段,同時已完成美國Ⅱ期臨床試驗。
MRX-4
MRX-4是基于康替唑胺結構獨特設計和開發的水溶性前藥,可在體內轉化為康替唑胺發揮療效,其具有與康替唑胺相同的抗菌譜和藥理性質,將作為已知或疑似多重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新用藥選擇。
與康替唑胺相比,MRX-4擁有更長的專利保護期,因此具有更大的開發價值。目前,MRX-4已完成美國Ⅱ期臨床試驗和中國I期臨床試驗,并已啟動 MRX-4 序貫康替唑胺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
MRX-8
MRX-8為多黏菌素類的新型抗菌藥,用于治療多重耐藥革蘭氏陰性菌感染。
臨床前試驗表明,MRX-8對美國臨床分離得到的革蘭氏陰性菌均表現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對目前臨床最嚴重的碳青霉烯耐藥陰性菌仍然有效。MRX-8在保持出色抗菌療效的同時,顯著降低了腎毒性和神經毒性。
目前,MRX-8正進行美國I期臨床試驗,并已取得中國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除上述三個核心產品外,盟科藥業還有多項處于臨床前階段的抗耐藥菌新藥,腎癌、腎炎藥物以及抗新冠藥物管線。
抗菌藥領域雖然與腫瘤、慢性病等領域相比不受重視,但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盟科藥業的抗菌藥研發管線填補了我國原研高端抗菌藥的空白,康替唑胺的開發獲得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次連續資助,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限抗令”之下:抗菌藥市場結構性調整
我國曾是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2012年發表的《抗生素的濫用與對策》中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抗生素濫用比例高達80%,其中52%為獸用,48%為人用。
在復旦大學的一項抗生素研究中發現,江浙滬兒童體內普遍含有獸用抗生素,使一些患者本來沒用過某抗生素,竟也會對其產生耐藥性??股貫E用間接或直接導致我國每年有8萬多人死亡。
WHO也指出,抗菌藥耐藥性成為目前全球衛生、食品安全和發展的最大威脅之一。如不采取行動,到2050年抗菌藥耐藥性將造成1000萬人死亡,甚至超過在2050年癌癥的死亡人數。
為了延緩細菌耐藥性,2012年國家出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對抗菌藥實施分級管理,號稱史上最嚴“限抗令”。此后,《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的通知》《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 年)》《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相繼出臺,對各類抗菌藥品種的選用、給藥方案提出了要求和限制。
隨著政策的落實,一般類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將持續受到控制,而耐藥菌感染患者將更及時地獲得有針對性的藥物,中國抗菌藥的使用將出現結構性調整。
與此同時,免疫抑制藥物的應用、大型手術的普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使多重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發生率不斷增加,與之對應的新型抗菌藥成為長期剛性需求,也因此催生了可觀的市場需求。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中國治療多重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抗菌藥市場規模達到41億元,其中惡唑烷酮類抗菌藥市場規模約為15億元。隨著中國抗菌藥市場明確分級管理且安全性更高的惡唑烷酮類抗菌藥將陸續在中國上市,中國惡唑烷酮類抗菌藥市場規模預計將于2030年增長至60億元,在當年中國治療多重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抗菌藥市場中占比超過50%。
從抗菌藥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目前抗菌藥治療面臨最后防線藥物的耐藥性逐漸升高和藥物安全性限制使用的兩大挑戰。因此,未來抗菌藥研發將專注于窄譜抗生素,僅針對某一特定細菌有效,以降低耐藥風險。在臨床實踐中,更注重安全性、選擇口服制劑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商業化前景:機遇與挑戰并存
雖然產品賽道前景廣闊,但作為一家未盈利上市公司,如何盈利以及何時盈利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問題。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盟科藥業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5億元、-8632.72萬元和-2.26億元。
虧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直到2021年6月才有產品實現商業化,另一方面是持續高額的研發投入。
2019—2021年,盟科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9544萬元、5428萬元和1.52億元。
在產品銷售方面,康替唑胺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利奈唑胺。2006 年利奈唑胺在中國獲批上市,是中國第一款上市的惡唑烷酮類抗菌藥,伴隨專利過期,目前中國已有16家利奈唑胺仿制藥獲批上市。
2020年,利奈唑胺在中國的銷售額為14.9億元。2020年8月及2021年6月,利奈唑胺片劑及針劑分別被納入國采,片劑降價85%—90%,針劑降價75%—90%。主要競品的大幅降價,給康替唑胺帶來一定的價格壓力。
但在臨床使用上,由于出色的安全性,康替唑胺屬于第二類的“限制使用級”,與競品利奈唑胺最嚴格的“特殊使用級”相比,有更少的限制性。2021年12月,康替唑胺被納入醫保目錄,雖然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但也極大地提高了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康替唑胺上市當年實現營業收入766萬元。今年1—3月,康替唑胺銷售營收達到1068.7萬元,并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000—2150萬元,產品銷量快速增長。
除此以外,盟科藥業還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在研發策略上,一直實行在中國和美國并行開發以獲得全球商業化權益。目前,康替唑胺和MRX-4都獲得了FDA授予的合格感染類疾病產品認證,得以享受快速通道資格和額外的上市后市場專有權保護。
為了實現全球化布局,盟科藥業還在美國和香港地區分別設立了子公司。預計未來,海外市場將成為盟科藥業重要的收入來源。
結語
從抗生素濫用大國,到國產“best-in-class”超級抗菌藥上市,背后不僅僅是盟科藥業作為全球性抗菌藥公司的崛起,更是我國三十多年醫療改革成果的體現。
參考資料
1.盟科藥業招股書,官網
2.《嚴守“人類最后一道防線”,盟科藥業有望成為國產“超抗第一股”》,藥渡,2022-07-26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