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速看料】和順電氣轉型失利開賣控制權,能否借力“中車系”股東扭轉困局?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11月23日晚間,和順電氣(300141.SZ)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姚建華于2022年11月23日與蘇州綠脈簽署了正式的《關于蘇州工業園區和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以下簡稱“《股份轉讓協議》”)和《蘇州綠脈電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姚建華關于蘇州工業園區和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之表決權放棄協議》(以下簡稱“《表決權放棄協議》”) 。 

鈦媒體APP注意到,2020年11月成立后不久,蘇州綠脈就開始與姚建華進行和順電氣的股份交易。包括本次在內,蘇州綠脈兩年三次受讓公司股份,均遭遇浮虧。溢價收購遭遇浮虧背后,是和順電氣今年以來在二級市場表現欠佳。東方財富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已經跌去34.73%。

與股價一起下滑的還有公司業績。姚建華治理下雖多次籌劃并購推動和順電氣圍繞“制造+服務”實施戰略轉型,開展了光伏(含山地、屋頂)、風電、充電樁等業務,但和順電氣轉型收效不佳,盈利能力波動較大。從2017年開始,和順電氣的凈利潤從千萬級降為百萬級,此后連續數年不見起色。其中,2020年還遭遇上市首虧。雖公司在2021年扭虧,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又陷入虧損。此次交易若完成,蘇州綠脈入主,將會帶領和順電氣走向何方?能否推動公司扭轉虧損,重返增長通道?

蘇州綠脈溢價取得控制權,浮虧近億元

公告顯示,姚建華于2022年11月23日與蘇州綠脈簽署了正式的《股份轉讓協議》和《表決權放棄協議》。根據協議,蘇州綠脈將受讓姚建華持有的和順電氣股份1269.42萬股 ,每股轉讓單價為人民幣14.8元/股,轉讓價格合計為人民幣 1.88億元。同時,姚建華承諾不可撤銷地放棄其于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仍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的部分股東權利。

蘇州綠脈是何來頭?天眼查顯示,蘇州綠脈成立于2020年11月,注冊資本7億元,實繳資本4.5億元。股東方包括綠脈產融發展、星艦工業、蘇州相城實業、蘇州東挺河智能四家,持股比例分別為45%、30%、14.29%、10.71%。

值得注意的是,綠脈產融發展、星艦工業背后都有中車城交的身影。鈦媒體APP進一步穿透股權獲悉,綠脈產融發展由中車城交100%持股;星艦工業第一大股東為星艦發展(持股比例為63.75%),星艦發展由上海綠脈產城建設100%持股,中車城交系上海綠脈產城建設的并列第一大股東。

此外,中車城交官網介紹稱,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中車集團與地方國資、戰略投資人合作發起設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車城交的核心業務包括綠色智能裝備、城市捷運和旅游交通、智慧物流與移動商業等。中車城市交通的董事、總經理何德軍,也是蘇州綠脈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并在中國中車集團下屬多家企業擔任高管。

鈦媒體APP注意到,這并非蘇州綠脈首次受讓和順電氣股份。在蘇州綠脈剛剛成立不久,其首次受讓姚建華所持有的和順電氣2538.85萬股股份,交易價格為9.32元/股,股權轉讓總價為2.37億元。

2021年12月,姚建華再度與蘇州綠脈簽署協議,將其所持有的和順電氣1269.42萬股股份轉讓給蘇州綠脈。該股權轉讓價格為15元/股,轉讓總價為1.9億元。

也就是說,如果本次協議轉讓交割完成后,蘇州綠脈將持有的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20%,將累計耗資6.15億元。截止11月24日收盤,和順電氣股價報收于8.74元/股,算上即將過戶的1269.42萬股,蘇州綠脈所持股份市值約4.44億元。

結合蘇州脈綠的歷史,回顧三次股權交易始末,蘇州綠脈彷佛為收購和順電氣而生。蘇州綠脈是否為“中車系”收購和順電氣而成立的公司?公司成立兩年尚無參保人員,實際開展了哪些業務?本輪股權轉讓為何以高于二級市場價格完成收購?控股和順電氣后,蘇州綠脈又將帶領公司走向何方?鈦媒體APP撥通了天眼查上記錄的公司電話,對方自稱為街道人員非公司人士。

對此,投資人、北京市知識產權庫專家董新蕊分析稱,從經營范圍看,蘇州綠脈與和順電氣有相關之處。據其推測,可能是江蘇綠脈借用和自己主營業務相關的和順電氣的殼來上市。

布局新能源產業,難抗業績大旗

資料顯示,和順電氣于2010年上市,上市初期主要從事高低壓配電設備、安全型電能計量裝置等電力設備。

上市初期,和順電氣經營業績增長還算穩定。2010年至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由1.62億元增長至3.43億元,凈利潤則由0.34億元增長至0.63億元。

2014年,和順電氣實現營業收入3.25億元、凈利潤0.52億元,雙雙同比下滑?;蛟S是因為業績下滑,公司想在原有業務基礎上,開辟新的業績增長點。

和順電氣歷年并購情況,截圖自Wind

2015年開始,和順電氣圍繞“制造+服務”實施戰略轉型。為推進戰略實施,和順電氣斥資數億元,先后收購了中導電力、艾能特、振興光伏、海員振興、定陶三銳和濟南三銳、棗莊電力等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從而快速切入光伏、風電及充電樁等業務。

雖然和順電氣動作頻頻,但轉型收效不佳。光伏產業逢政策調整,充電樁業務遇利潤微薄,雙雙難扛業績大旗。因此市場猜測,這也是姚建華讓渡控制權的重要原因。

另一邊,姚建華也忙著減持套現。和順電氣今年6月披露,姚建華于2021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減持公司股份合計240萬股。減持均價約為13.7元/股,因此減持金額約為3288萬元。那么姚建華到底出于何故以轉讓部分股權及放棄表決權形式讓渡控制權?鈦媒體APP試圖電話聯系公司,但是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雖然此股權交易尚有很多問題待解,但公司業績難有起色已是既定事實。2015至2019年,和順電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1億元、4.07億元、5.43億元、7.55億元、5.21億元,凈利潤2259.79萬元、2972.091萬元、610.11萬元、840.65萬元、635.93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凈利潤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從千萬級跌落至百萬級。

在連續多年業績沒有起色之后,和順電氣在2020 年迎來了上市后首虧,當期凈利潤為-5892萬元。2021年雖然扭虧為盈899.7萬元,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再次陷入虧損,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56億元,同比減少32.54%;歸屬凈利潤為-433.33萬元,同比下滑537.78%。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和順電氣電力的三大業務板塊成套裝備、充電裝置及光伏發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6848.87萬元、1258.18萬元、326.06萬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74.09%、13.61%、3.53%,同比增長-42.77%、24.49%、-65.51%。對此,和順電氣表示主要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招標數量有所下降,中標概率相應減少。

和順電氣三大業務中,新能源充電樁業務降幅最為明顯。實際上,在公司布局新能源充電樁業務初期,2016年該業務一度實現營收高達1.15億元,占營收比重高達28.35%。有新能源充電樁概念加持及實績支撐,在這一年,和順電氣創下盤中最高值26.49元/股。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快速,產銷規模持續增長。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充電樁業務高速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1至10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09.1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109.0%。截止2022年10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70.8萬臺,同比增加109.0%。

有意思的是,行業蓬勃發展,作為國內較早進入充電樁領域的和順電氣在該領域的業績表現是一路向下。2021年,和順電氣充電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206.55萬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還不足10%。從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看,和順電氣充電樁業務或將進一步萎縮。對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鈦媒體APP,充電樁作為過渡性設施,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發展,要投入很多資源去克服充電樁布局欠科學,使用率不高的問題,而這兩大問題導致業內不少充電樁企業投入大而產出少。

從和順電氣三大業務板塊看,電力成套設備及充電樁業務大幅下滑,光伏業務雖有擴張的苗頭但是占比較低。引入具有“中車系”股東背景的蘇州綠脈為公司控股股東,和順電氣的各大板塊業務會走向何方?和順電氣能否借助蘇州綠脈的力量走出當前的經營困境?一切都還需要時間的驗證。(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 夏峰琳)

關鍵詞: 和順電氣轉型失利開賣控制權 能否借力中車系股東扭轉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