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搜于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503.SZ,簡稱“搜于特”)公布了一項訴訟進展,搜于特及其子公司因欠款2.2億元被農發銀行東莞分行、廣東美易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提起訴訟,上述債務若不能如期償還,公司將會面臨強制執行的風險。不過,這2.2億元只是搜于特巨額負債中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8月10日,搜于特逾期債務合計有35.68億元,而截至今年6月31日,搜于特經審計的凈資產為-2.75億元。
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下,公司的經營也陷入惡性循環。從2020年至今,搜于特已經連續三期虧損,如今入不敷出的搜于特想借重整實現翻身。不過,重整是否能順利實施,還未可知。
資不抵債欲重整
(相關資料圖)
搜于特2022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流動資產合計29.96億元,非流動資產合計23.04億元,總資產53億元。同時,流動負債47.05億元,非流動負債7.66億元,合計負債54.71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103.22%。所有負債項目中最高的是短期借款,金額為27.09億元,占負債總額的49.52%。
今年8月,搜于特發布公告稱,截至2022年8月10日,搜于特逾期債務合計有35.68億元,而截至今年6月31日,搜于特經審計的凈資產為-2.75億元。搜于特董秘在2022年10月9日回復投資者詢問時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要債權人是各銀行。
搜于特如何償還債務?鈦媒體APP注意到,搜于特曾分別于6月和8月兩次出售資產,分別為子公司廣州高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20%股權和浙江東利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轉讓價格分別為704.66萬元和5400萬元。2022年10月12日,鈦媒體APP詢問搜于特證券部,是否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還錢,對方未做出明確答復。不過,搜于特證券部表示,公司希望通過重整償還債務。
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南昌泰順制衣有限公司(簡稱“南昌泰順”)按訂購合同向搜于特供應貨物,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仍有1050.45萬元貨款未結清。2022年2月25日,南昌泰順以搜于特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搜于特進行重整。
2022年3月1日,搜于特發布公告稱,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高新投”)有意向成為重整投資人,雙方簽訂了《破產重整之投資意向協議》。據了解,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搜于特第二大股東,目前持有公司股份約2.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07%,經營范圍為商務服務業。
此后,搜于特加緊進入重整程序。1月至今,搜于特多次發公告表示,公司尚未收到法院關于受理重整申請的裁定書,申請人的申請是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將繼續積極推進重整工作。截至鈦媒體app發稿時仍未收到法院受理搜于特重整申請的消息。
有專家告訴鈦媒體APP,上市公司申請破產重整還需要得到證監會的批準,前提之一是大股東把欠款還上,防止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后再申請破產,這實際上是為了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從目前大部分案例來看,被駁回的情況不多,因為破產重整是對各方都比較有利的一種模式。而從搜于特本身的情況來看,此前和廣州高新投簽署的《破產重整之投資意向協議》,有利于推進公司破產重整?!霸谄飘a重整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找到投資方,注入新的資金?!?/p>
大股東多次被動減持股票
鈦媒體APP注意到,搜于特大股東馬鴻已經多次因股票質押融資違約,被動減持公司股份。
7月28日,搜于特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鴻先生因股票質押融資違約存在強制平倉的風險,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被動減持股份,在今年6月13日和6月14日共減持公司股票104.14萬股,減持比例為0.034%。
實際上,從2021年開始,搜于特的大股東馬鴻及其一致行動人廣東興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原投資”)已多次因股份質押融資或擔保因違約而被動減持公司股票。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6月3日至今,馬鴻及興原投資累計被動減持搜于特股份100,206,639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28%。
除了被動減持,馬鴻以及興原投資在此期間也在通過集中競價個大宗交易等方式主動拋售公司股票。2020年10月,馬鴻以及興原投資合計持有搜于特31.39%的股票,通過數次減持,雙方合計持股比例下降至18.46%,其中有16.2%處于質押狀態。
經營業績連續三期虧損
巨額的債務讓搜于特的經營陷入惡性循環,以2022年中期為例。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0.71億元,同比下滑61.71%,虧損6.13億元。對于上半年虧損的原因,搜于特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公司資金緊張,流動性短缺,導致公司及子公司多筆金融機構貸款逾期違約公司信用受損,融資困難,客戶與供應商流失,對公司業務開展帶來較大影響,造成報告期業務收入大幅下滑。
昔日服裝業巨頭是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
公開資料顯示,搜于特成立于2005年,于2010年上市,旗下“潮流前線”品牌一度成為休閑潮流服飾的代表。2015年,由于國內服裝市場消費低迷、增長緩慢,搜于特成立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搜于特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從事供應鏈業務,向時尚產業品牌商、制造商等客戶提供原材料。2016年,搜于特發布綱要,計劃在2015-2018年期間,投入60-100億元人民幣促進轉型升級。
此后,搜于特的原材料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2.95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58.4億元;同期,收入占比從14.92%增長至82.56%,快速成為搜于特的第一大業務;而此前的主業服裝業務,則從2016年開始持續萎縮。從2018年開始,搜于特供應鏈業務發展放緩,其整體業績也開始下滑,2020年業績開始出現虧損。
搜于特從事的供應鏈管理業務主要以原材料采購、倉儲配送等業務為主,原材料銷售成為影響其業務的關鍵因素。2015年,搜于特材料銷售毛利率尚為9.17%,從2016年開始就不斷下滑,到了2019年,材料銷售毛利率下降至負數,為-1.10%。搜于特曾表示,相關原材料價格影響了業績。
供應鏈業務的經營模式也導致公司存貨在不斷增加。2016-2021年和2022年中期,公司的存貨分別為12.64億元、19.02億元、27.45億元、31.91億元、20.63億元,2.66億元、2.8億元,占總資產比例17.57%、18.41%、27%、28.2%、19.56%、3.94%、5.29%。
為了清理庫存、緩解資金壓力,公司對存貨進行降價促銷。2020年11月、12月對庫存存貨進行降價促銷,尤其是對品牌服飾業務庫存進行大力度降價促銷,降價促銷導致虧損7.5億元。2021年,公司加大了促銷力度,以期加快回籠資金。從數據也可以看到,2021年公司庫存大幅度減少。
除了供應鏈業務,搜于特原本的服裝業務也不好過。截至2021年末,搜于特關閉了956家實體店,2022年上半年關閉的有298家。有投資者注意到,搜于特認證的抖音賬號8月29日以后就沒有直播更新了。公司回復稱抖音“潮流前線”品牌號目前正在調整,后續將繼續進行直播。(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丨作者 鐘廣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