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15日,由滬蘇浙兩省一市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兩省一市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在省級政府層面合力支持推動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又一重大政策舉措。
證券時報記者從當天召開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若干政策措施》共17條,從跨省域政策協同所涉及的領域來看,可歸納為10方面,分別為科技創新賦能、存量資產盤活、碳普惠聯建試點、國土空間利用、營商環境優化、教育協同發展、人才合理流動、執法司法協同、警務服務通辦和探索共富路徑。
不破行政隸屬前提下
打破行政邊界和制度藩籬
建設一體化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20年7月,兩省一市政府聯合制定出臺了第一批支持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兩年多來,長三角示范區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已經形成了88項制度創新成果,推進了100多個重點項目。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面向全國發文復制推廣了38項示范區制度成果,評價示范區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充分發揮了制度創新試驗田、區域協調發展樣板間的作用。
長三角示范區理事會秘書長、執委會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發展改革委主任華源在發布會上透露,目前,第一批支持政策中明確的設立示范區先行啟動區財政專項資金、跨省中職招生和跨省中高職貫通、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和醫學檢驗結果互聯互通互認、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舉辦高級別的跨域體育賽事等45項具體任務,已經基本落地,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釋放。
比如,設立3年100億財政專項資金,不僅為示范區先行啟動區相關重點項目提供了啟動資金,也帶動了示范區開發建設體制機制領域的制度創新;為支持企業創新,兩區一縣已發放長三角科技創新券3820萬元并實現通用通兌。
華源介紹,作為第二批支持政策,《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一體化”“協同”和“先行先試”,著眼于在不破行政隸屬的前提下,打破行政邊界和制度藩籬,有所為有所不為,體現示范區特色。
更加注重先行先試。長三角區域范圍廣,一些創新舉措和改革事項需要先行試點,成熟后再穩步推開。示范區作為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既在探索創新和改革集成方面責無旁貸,也具備先行先試的良好基礎和條件。第二批支持政策推出的一些試點類政策,如推動長三角碳普惠機制聯建工作在示范區先行先試等,就是要充分發揮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在長三角更大范圍放大改革效應。
更加注重資源導入。示范區建設需要凝聚更多高端要素、優質主體踴躍參與、積極賦能?!度舾烧叽胧吠苿訃鴥韧獯笤好Ec示范區合作共建高端創新載體,加快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示范區內建設布局等政策內容,將實質性助力示范區建設進一步跑出加速度。
更加注重機制保障?!度舾烧叽胧吩谕晟茩C制保障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舉措,將從跨省通辦、跨省聯動、要素保障、人才政策等方面,進一步發揮政策協同的支撐效應。
更加注重標準統一?!度舾烧叽胧穼κ痉秴^有關領域高頻、急需事項的標準建設作出了規定。比如,按現有標準,只有經本地公安機關登記上牌的電動自行車才可以上道路行駛,但示范區作為省際毗鄰區域,非機動車跨省臨時通行的情況相對較多,第二批支持政策結合地域特點和管理實際,允許電動自行車跨省臨時通行免于注冊登記,看似很小的切口,卻能讓人民群眾有較大的獲得感,這也是各方共同推動一體化的價值所在。
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凌鳴透露,江蘇將突出制度創新和復制推廣相結合。目前示范區已推出了88項含金量高的制度創新成果,其中有38項制度創新經驗在江蘇有條件的省際、市際毗鄰區域復制推廣,江蘇將圍繞改革創新的重點和關鍵環節,聯合上海、浙江共同推動示范區推出更多可操作、可落地的創新舉措。
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建忠也表示,浙江將全方位承接對示范區第二批支持政策,配合執委會進一步細化舉措內容,明確實施路徑,“針對第二批支持政策中涉及國家層面權限的事項,攜手上海、江蘇和執委會共同研究推進路徑,積極向國家爭取支持?!?
建設跨省域高新技術開發區
共建長三角碳普惠交易平臺
在《若干政策措施》17條措施中,科技創新賦能、存量資產盤活、碳普惠聯建試點等備受業內關注。
《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示范區建設跨省域高新技術開發區。由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以“一區多園”模式建設跨省域高新技術開發區,并在此基礎上聯合申報創建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
在存量資產盤活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推動示范區基礎設施REITS聯動發展,支持示范區開展部分重點存量基礎設施項目聯合運營,積極爭取在交通、水利、生態環保、倉儲物流、園區、保障性租賃住房、旅游等基礎設施領域發行REITs產品。鼓勵在示范區內合作組建運營管理公司,以資本為紐帶打造跨區域項目運營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長三角REITs培育中心”。
華源介紹,該條政策先行先試拓寬示范區建設投融資渠道,有了相應的政策支撐,示范區建設、尤其是“一廳三片”重點區域建設,通過聯合的方式發行REITs產品,不僅具備合作先行的優勢和條件,還將在長三角更大范圍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同時,《若干政策措施》還推動長三角碳普惠機制聯建工作在示范區先行先試。選取部分統計基礎好、數據可獲得性強的項目和領域先行開展試點示范,推動碳普惠規則共建、標準互認、信息共享、項目互認,借助上海環境(行情601200,診股)能源交易所既有基礎設施,共建長三角碳普惠交易平臺。
“這不僅與示范區生態綠色的定位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將以點帶面,探索以示范區為載體推動碳普惠規則共建、標準互認、信息共享、項目互認,并逐步擴大聯建范圍,最終打造‘規則共建、標準統一’的長三角區域碳普惠體系?!比A源說。
今年7月16日,在全國碳交易啟動上線一周年之際,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已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簽訂了碳普惠機制協同創新框架合作協議,提出四點合作內容:一是支持探索開展碳普惠機制協同創新研究;二是支持開展碳普惠機制相關試點;三是鼓勵開展示范區碳普惠系統平臺研究;四是積極推動長三角碳普惠機制聯建工作在示范區先行先試。
共同探索試點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業務
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若干政策措施》還指出,建立三地海關跨境電商協同監管機制,持續優化完善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模式,逐步擴大跨境電商出口轉關試點范圍。打通跨境電商商品轉關通道,實現屬地清關、轉關運輸、口岸出境,推動示范區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
對此,上海海關副關長葉建介紹,跨境電商出口已經成為穩外貿基本盤的重要抓手。在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鏈條中,南京、杭州在業務鏈前端培育了一批優秀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上海在業務鏈后端擁有口岸航線優勢,兩者的充分結合,將更加有效地促進長三角區域跨境電商出口業態。為此,上海海關、南京海關、杭州海關共同探索試點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業務,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程度,助力企業更有效地配置資源,優化運營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和運維成本,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去年,上海海關與南京海關已就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業務進行了初步嘗試,建立了上海海關隸屬浦東機場海關與南京海關隸屬蘇州海關之間的跨境電商出口轉關協作機制,初步實現屬地清關、轉關運輸、口岸出境全流程監管操作。
“下一步,上海海關作為牽頭單位將在海關總署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與南京海關、杭州海關的協調配合,以此次《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為契機,持續優化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模式,為示范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海關力量?!?葉建表示。
此外,執法司法協同以及警務服務通辦同樣值得關注。根據《若干政策措施》,示范區將在生態環境、食品藥品、漁業漁政等重點監管領域,推動執法認定的標準統一,還將開展共同管轄試點,共同打擊在跨省域毗鄰地區帶有流動性的違法行為。同時,示范區將率先在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領域明確跨省域“三統一、一互認”,即統一組建專家庫、統一建立教育培訓資源共享機制、統一司法鑒定標準,實行司法鑒定機構誠信等級評估結果互認。
警務服務通辦方面,示范區明確重大110接處警、突發事件處置中的跨省域聯勤聯動、快速反應機制,按照可達性原則,實現“先行出警、同步聯動”,就近就快調度警力出警處警,充分體現協同優勢。
關鍵詞: 長三角示范區 支持政策 跨省域高新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