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今頭條!“政治決定經濟”加劇危機!專家認為歐洲困境至少還得持續兩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受能源危機、極端天氣以及美聯儲激進加息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歐洲經濟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將歐洲拖入泥潭的根源問題究竟是什么,解開困局的出路又在哪里?不少專家學者和市場人士都在試圖深度探究這一問題。

近日,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歐盟中國貿易協會聯合主辦的2022第八屆歐洲論壇于布魯塞爾和上海雙會場連線同步舉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丁遠教授接受了《國際金融報》記者的專訪,討論了能源危機、歐洲經濟前景以及中歐合作等重要議題。

丁遠認為,歐洲目前面臨的局面仍是“政治決定經濟”,而這往往難以觸及到經濟問題的根源。預計未來兩年,歐洲的通脹和能源危機將一直持續,經濟情況仍然難以好轉。

能源危機短期不會結束

根據丁遠的觀察,不管是從道義角度還是從對生活的影響出發,歐洲人都反感俄烏沖突。

“今年2月下旬,俄烏沖突爆發之前,歐洲通脹已經非常嚴重。俄烏沖突加速了通脹,把問題擴大?!倍∵h說,俄烏兩國在能源、糧食方面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很高,這兩個供應鏈徹底被中斷或被打亂,價格就會上漲。特別是對于歐洲民眾來說,他們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他們要加油,要燒天然氣取暖,現在歐洲人討論更多的是冬天會不會斷能源、斷電,糧食價格也在增長,這對整個歐洲的經濟壓力、政治壓力都非常大。

一直以來,歐盟能源高度依賴俄羅斯,不得不在制裁俄羅斯時繞開能源貿易,并計劃推出相應長遠的方案,逐步加大能源轉型力度,力推能源供應多樣化,逐步擺脫能源對外高度依賴的局面。

俄羅斯也通過斷氣、用盧布結算等方式回應西方的制裁。9月5日,俄羅斯政府宣布,將切斷“北溪1號”天然氣供應直到西方解除制裁,再加上今年夏季歐洲遭遇了史詩級的干旱與高溫天氣,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市場引發恐慌性購買,目前歐元區電力和天然氣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丁遠認為,歐洲能源危機會持續很久。歐洲眼下面臨的能源問題實質上是柏林墻倒塌以后,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在能源問題上與俄羅斯engagement(互動溝通和參與)模式的失敗。“冷戰時,俄羅斯和西歐并沒有什么經濟往來,冷戰結束后,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原油的依賴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以德國為首的西歐,希望通過跟俄羅斯從經濟往來增強經濟一體化,以達到某種意義上的政治穩定與和平,目前來看,這個目的失敗了”。

丁遠表示,受能源危機影響最大的就是德國,德國此前放棄了核能,嚴重依賴天然氣,而如今俄羅斯斷氣、“北溪2號”管道失敗,只能重新燒煤。其次,像東歐意大利這樣的國家受影響也非常大。法國相對較好,從戴高樂總統之后,法國一直強調能源的獨立性,依賴核能發電。但是由于今年干旱缺水,核反應堆冷卻受到影響,產能也不能完全釋放。多重因素疊加讓歐洲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此外,丁遠認為,眼下歐洲正與俄羅斯在傳統能源方面“脫鉤”,而如今中國在新能源供應鏈上處于重要位置,歐洲也在考量與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未來會面臨多少不確定性。

經濟兩年內難有起色

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9.1%,超出市場預期,再創歷史新高。歐元區19個成員國中有9個國家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到兩位數,其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通脹率超過20%。

通脹飆升加上今年以來美聯儲大幅加息,歐元一路跌至與美元平價,歐央行也不得不放棄了延續多年的負利率政策,進入加息陣營。

“央行的主要任務就是控制通脹,保證貨幣政策的嚴肅性和可行性。所以在通脹上行時要將利率拉回正常水平,某種意義上歐央行沒有辦法。但是都進入加息周期中,就會產生另一個問題——經濟衰退?!倍∵h說。

丁遠認為,美國的就業數據很好,加息底氣足,以及美國十年前就是液化天然氣輸出國,近年來頁巖油發展迅猛,能源的獨立性很強。反觀歐洲,經濟狀況較弱,就業形勢也沒有美國好,所以一直不敢加息。歐央行行長拉加德不是專業的經濟學家出身,對于目前貨幣政策的把握將是一個考驗。

丁遠表示,現在全球的經濟都建立在“高碳”之上,屬于高能耗的經濟模式,能源價格上漲會影響很多行業,并引發雇員對雇主的壓力,社會混亂,罷工風起云涌。未來至少兩年之內經濟情況都會非常糟糕。

中歐合作挑戰與機遇并存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地緣政治不穩定以及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丁遠認為,未來中歐合作挑戰與機遇并存。

挑戰方面,丁遠說,目前,一旦涉及到與技術和國家安全相關的行業投資或并購,西方國家的審查都非常嚴格和謹慎。“西方有兩個擔憂:一是怕被中國超越,被‘卡脖子’;二是怕在合作中中國把技術學走”。

此外,丁遠表示,外企此前一直認為,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批量經濟、多年發展積累下的供應鏈的高效與聚集,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而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外企會評估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布局中的一個環節,效率和風險的比例是否合適。“雖然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外企依然表示中國市場很重要,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西方政府是否會給中國‘貼標簽’,從而導致外企改變想法”。

不過,丁遠也表示,在政治敏感度低以及與國家安全問題關聯度小的行業,比如消費或金融服務領域還是有很多機會。“一方面,在歐洲,一些積累下來的好產品和服務,中國公司可以通過合作或收購,利用中國市場的增量,可以做出很高的品牌溢價效應;另一方面,中國公司可以把新的商業模式和文化帶到歐洲,通過嫁接、整合提升歐洲業務的效率”。

關鍵詞: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