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金秋九月,A股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期已經收官,在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之下,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是喜憂參半。
加大研發投入
【資料圖】
夯實業績增長的技術基礎
企業發展過程中,過硬的產品依靠的是技術,而技術又是依靠研發投入和對人才的重視,在這一方面,經緯恒潤多年來始終堅持重金投入,為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數據可以佐證,2022年上半年,經緯恒潤研發投入達到2.79億元,相較2021年時期的1.87億元增加了9200萬元,比同期增長了49.38%。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17.11%,比上期增加 3.55 個百分點。研發費用一方面投入到技術研發,另一方面投入到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方面。
技術方面,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技術、毫米波雷達技術、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 、車載高性能計算平臺(HPC)技術 、面向智能駕駛車輛的虛擬整車實驗室開發技術、汽車電子研發測試自主工具鏈、伺服控制技術等,有的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有的實現了國外同類產品的國產替代,成為公司產品得到國內外客戶認可的技術支撐。
以智能座艙為例,搭載國產新型彩色RGB/紅外 IR傳感器,實現艙內紅外多攝方案,搭載日夜共焦鏡頭,可同時實現日間和夜間的拍攝; 針對智能座艙內多攝像頭互相干擾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協同調度各攝像頭的曝光起始時刻及時長,實現穩定可靠的清晰圖像獲取,提升圖像清晰度及目標識別準確率;同時攝像頭搭配ISP圖像處理算法,根據布置空間及使用環境提供定制化畫質調優服務。處于國內技術水平,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各種車型。
而國內先進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開發項目,該產品能夠實現L3及以下的自動及輔助駕駛功能,可以同接入多種傳感器,實現車規級量產產品方案,功能安 全 等 級可達到ASIL-D標準,在設計運行條件內能夠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應用于L3 高速公路 、L2+級城市道路輔助駕駛。
同時,為了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經緯恒潤在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上也不吝嗇投入。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擁有研發人員187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93人,研發人員占到員工總人數的46.97%;員工學歷水平較高,擁有博士學歷73人,碩士學歷達到1223人,年齡結構也是年富力強,39歲以下年輕人達到95.03%,年輕人擔綱承梁,撐起了技術人才團隊。
公司對研發創新的執著也收獲了累累碩果,公司累計獲得專利1,946項,其中發明專利751項,本期新增專利114項,其中發明專利65項,獲得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等榮譽。
三位一體業務布局
提升市場競爭力
2022年上半年,經緯恒潤繼續堅持強化三位一體業務布局,主營業務依然圍繞電子系統展開,專注于為汽車、高端裝備、無人運輸等領域的客戶提供電子產品、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和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三類業務在核心技術、應用場景、客戶群體等方面的相互協同,使公司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升,保持良好的客戶粘性,促進公司整體的健康有序增長。
電子產品方面,公司智能駕駛產品、智能網聯產品、智能座艙產品在原有基礎上,保持了穩定增長。以智能駕駛產品方面為例,公司在 L2 及 L2+領域內已積累形成了技術先發優勢,獲得紅旗、廣汽、上汽大通、江鈴等客戶定點;毫米波雷達搭載江鈴福特成功量產交付,新產品組合導航模塊獲得廣汽定點;在控制器方面,ADAS 乘用車項目獲得較大增長,公司向一汽、吉利、上汽、東風等多家客戶提供配套產品。
在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方面,該項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收入3.72億元。在汽車電子系統研發服務領域,公司客戶覆蓋了國內大部分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包括一汽、北汽、東風、上汽集團等知名 OEM 和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客戶。
目前,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已具備無人車隊在特定區域內的全無人、常態化生產運營能力。公司在日照港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自動化碼頭部署的15臺自動駕駛集裝箱卡車車隊,于2021年交付驗收,此項目一直處于常態化生產運營狀態。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集裝箱生產搬運5萬標箱,單線平均生產效率約達到人工車隊的70%,峰值效率超過人工車隊,達到業內先進水平。隨著調度算法、智駕算法、車路協同算法以及系統耦合的性能提升,車隊作業效率還將持續提升。
總體來看,經緯恒潤的上半年亮點頻頻,對此,市場也給予了公司積極的回應。在公布了半年報之后, 經緯恒潤于8月29日封住20%的漲停板,多家機構也給予公司“買入“、“增持“的評級。事實上,公司在研發及布局方面充分展現了對長期主義的堅守,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專業聚焦、技術領先、平臺化發展發展戰略,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