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潮安區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厚植青少年愛國情懷

潮安歷史悠久,人文鼎盛,風光綺麗,素有“潮人首邑”之美稱。

近日,潮州市潮安區召開扎實推進文化強區建設大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及廣東省委、潮州市委關于文化建設的部署要求,對標對表、因勢而謀,制定了《潮州市潮安區文化發展改革“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關于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文件,謀劃提出了思想傳播、主旋律弘揚、文化對外傳播、文化“雙創”、高品質文化供給、文明創建提質等文化發展改革“六大工程”,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潮安。

潮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潮安區委書記莊朝惠表示,建設文化強區是釋放潮安特色文化活力的具體探索,是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要求,是統籌文化發展和文化安全的堅強支撐,潮安區將以文化發展改革“六大工程”為牽引,以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抓好落實,奮力開創文化強區新局面。

深化理論武裝

持續壯大主流輿論陣地

在潮安大地,一場場觸及靈魂的思想滌蕩如火如荼開展。鄉鎮里,系列百姓宣講活動不斷開展,為基層群眾送上精神食糧;企業里,學習教育層層深入,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校園里,紅色教育滋養愛國情懷,思政課老師向青少年講好英雄之城的故事……

堅定文化自信,強化理論武裝。潮安區不斷深化思想理論武裝,以上率下,蔚然成風,使初心愈發閃亮、使命愈加明晰。近年來,潮安區健全第一議題學習制度,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現理論學習全覆蓋。其中,探索創新理論宣講載體,舉辦“榕樹下的講堂”“家門口的課堂”“大喇叭微宣講”等一批特色宣講活動,并以思政課為主渠道、主陣地,推動紅色教育進校園,厚植青少年愛國愛黨情懷。今年上半年,潮安區委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宣講活動近60場次。

潮安區注重理論學習制度化,建立黨委(黨組)領學、機關單位督學、黨支部研學、黨小組促學、黨員自學“五學聯動”機制;注重理論傳播大眾化,打造“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三大宣講矩陣,以“榕樹下的講堂”“家門口的課堂”特色品牌,打通理論學習“最后一公里”;注重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持續用好潮安紅色文化資源,加快廣東紅色文化傳承中心潮州文化基地、潮州青少年研學與紅色文化體驗基地等項目建設。

在大力實施主旋律弘揚工程方面,潮安區做大做強正面宣傳,濃墨重彩推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等重大主題宣傳,全景展示時代之變、潮安之美、百姓之福。堅持黨管媒體不動搖,統籌臺、網、微、端、屏等平臺,加快推動區融媒體中心提質增效,打造“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綜合體。強化熱點輿論引導,嚴格落實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妥善做好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和處置,及時解決回應群眾訴求。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廣大黨員干部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精神動力。今年上半年,潮安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3.90億元,同比增長3.0%。

講好潮安故事

推動優秀文化煥發光彩

滔滔奔騰的韓江水孕育著天下潮人,潮安的宗山書院、龍溪書院、東莆書院、龍湖書院等人文勝跡,就像是潮州文化歷史長卷上的一顆顆明珠,熠熠生輝。在這片人文薈萃的大地上,潮安區現有文物點46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文物保護單位67處。金石鎮和浮洋鎮成功申報為“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龍湖古寨等8個村落獲評“廣東省古村落”。

全區各類文化遺產燦若星辰,現有各級非遺項目共75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3項、省級10項、市級4項、區級58項,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162名。

7月16日,第二屆“新時代·中國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巡禮”暨“2022中國文旅和景城融合發展峰會”舉行。在“美麗中國樣板”成果發布儀式中,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獲評“中國文旅融合創新典范城區”和“中國最佳商務休閑旅游目的地”。

一方面,潮安區大力實施文化對外傳播工程,不斷提高文化潮安的知名度、美譽度。

——開展全媒體傳播,推出茶文化、非遺文化、畬族文化等宣傳視頻,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各類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潮安工藝美術之美、地域風情之美、人文精神之美。

——開展活動傳播,做好國際茶日、工夫茶大會后半篇文章,辦好“潮文化尋根之旅”“畬族祖地尋根之旅”等文化交流活動,組織參加文博會、僑博會、旅博會等文旅盛會,推動文化項目“走出去”展演交流,提高文化潮安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開展文藝傳播,舉辦潮州大鑼鼓、潮州弦樂、潮劇、潮菜、工夫茶等專題賽事,籌辦“潮安民俗文藝節”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提高文化潮安的知名度、美譽度。

另一方面,潮安區大力實施文化“雙創”工程,推動潮安優秀文化煥發新時代光彩。

——強化歷史文化的研究保護,對潮安文化蘊含的豐富內涵、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進行系統研討,積極推動潮安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注重文物遺產的保護利用,全面加強龍湖古寨、象埔寨等古寨的保護活化,加快新鄉仁美里—后樓、三元塔、圍頂平地龍窯等文物保護修繕,推進龍湖古寨建筑群等省保文物項目申報國保單位,爭取將三元塔等一批市保單位推薦申報省保單位。

——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把握潮州市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契機,加大力度打造鳳凰山、桑浦山、龍湖古寨“三大人文景觀帶”,著力建設更具“潮蘊”特色的鳳凰山茶旅走廊,精心開發一批省級、市級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和文化旅游特色村,形成集文化、歷史、儒學、旅游為一體的多元化創新型旅游目的地。

文化活力迸發

催生美德善行遍地開花

一場場鄉村振興文藝晚會在鄉鎮接連上演,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展演形式,豐富文化精神;一項項非遺文化以短視頻和網絡直播形式呈現,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非遺技藝“潮”起來;一次次文化藝術展覽文化味濃郁,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端的文化大餐……潮安大地處處流淌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處處展現著文化迸發出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文化芬芳潤心田,奏響時代最強音。近年來,潮安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共舉辦“潮安區歡樂萬家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動100多場,受眾達10萬人次;全區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99.05%。同時,潮安區大力開展潮州文化傳播和文藝精品創作,紀錄片《誰持彩練當空舞——盧芝高的嵌瓷人生》獲“美麗中國微電影盛典”最佳影片獎,歌曲《全民禁毒歌》獲全國禁毒歌曲大賽優秀獎。策劃推出《百年風華·紅色潮安》講古臺,精心創作《東方風來這一年》等一批謳歌時代歌曲,拍攝播出潮州首部鄉村振興題材潮語輕喜劇《鄉村喜事》,舉辦“唱響紅色經典潮安區2022年合唱音樂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提升文化服務供給水平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內在要求。為此,潮安區將大力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期待。

其中,抓好文藝精品創作,聚焦潮安鄉土主題,有計劃組織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潮安歷史文化資源,探索開展潮安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與展示新模式,開發具有潮安特色的文化藝術衍生品,推動既有時代特點又有潮安特色的“潮味”優秀文藝作品創作。同時,營造充盈正氣的文藝生態,制定文藝人才孵化計劃,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健全文娛領域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和文藝作品評價體系,吸引、聚集、培養更多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家,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此外,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的建設,規劃布局文藝展廳、區文藝演出中心、區體育中心等新文化場所,用好各類基層文化服務陣地,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在潮安區人民公園內,潮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成為提升全民文明水平的重要載體和開展文明實踐的主要陣地——理論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文化沙龍,讓思想交流激發奮進精神力量;文明實踐活動,奏響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樂章。近年來,潮安區以志愿服務為抓手,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實現區、鎮、村(社區)全覆蓋。

以典型模范為引領,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潮安區積極探索以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徑,大力宣傳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謝惜丹,“廣東好人”李統偉、彭友君等先進典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

為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潮安區將大力實施文明創建提質工程。其中,聚焦文明交通、綠色環保、厲行節約等主題,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注重家庭家風家教,推進鄉村善治行動,推行廉潔文化建設,讓美德善行蔚然成風。同時,持續推進區鎮村“三級文明聯創”,運用“繡花”功夫推進中心城區品質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此外,開設“文明隨手拍”“文明大家談”,常態化組織開展創文督導檢查,健全“曝光臺”“創文創衛紅黑榜”獎優罰劣機制,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全域創建的工作格局。

關鍵詞: 紅色文化 鄉村振興 文明實踐 旅游線路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