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8月底土建結頂,今年底投入試運行。”8月2日,在海鹽縣武原街道,浙江涵普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部經理許俊說,幸虧有紓困資金的助力,企業的二期年產1500套配網智能成套設備及承裝電力設施工程技改項目進展順利。該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能為企業增加產值5億元。
項目未完工,紓困資金已到賬,這得益于海鹽助企紓困政策的精準實施。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鋼筋、水泥等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成本增加造成了項目建設的滯后。“今年5月,我們對縣內企業進行了摸底排查,了解到部分企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資金困難。”海鹽縣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實際困難,6月經信局面向符合條件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制定出臺了幫扶政策。涵普電力在6月初進行了申報,6月底就拿到了230多萬元的幫扶資金,用于技改項目的投資建設,減輕了推進項目的資金壓力。
為助企渡難關、促發展,今年6月至9月,海鹽深入推進“助企幫扶”百日攻堅行動,推動助企紓困政策精準實施和退稅減稅政策直達快享。截至目前,海鹽穩進提質政策直達已累計兌現資金18.9億元,惠及8637家企業。
惠企政策加快兌現,退稅減稅政策精準直達。海鹽開展“一對一”的申報輔導,主動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辦理五稅兩費的延緩繳納和增值稅留抵退稅。
“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稅務網格員帶來了好消息:按照最新政策,我們可以享受35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施雪群是浙江禾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企業主營微晶石環保地板的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往北美、歐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等地。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物流配送受阻,資金回籠緩慢,而企業又正值新廠房建設完畢、產能釋放的關鍵時期,人員工資和場地費用等給企業帶來多重壓力。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施雪群順利辦理留抵退稅,盤活了資金流。今年上半年,海鹽已有2700余家企業享受到留抵退稅政策的紅利。
海鹽縣稅務部門一方面利用線上多種方式開展廣泛宣傳,另一方面借助大數據系統比對和網格員人工篩查相結合,對企業整體情況進行分類梳理,成立業務小組進行專項審查,做到“應退盡退”“愿退盡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