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原創 隨著智能電動車的日益普及與發展,智能座艙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也是目前許多車企宣傳的重點,比如說車內如同影院級別的音響系統;聰明且貼心的語音交互功能;又或是多聯屏的車機屏幕。這些科技感十足且酷炫的配置和功能確實在一點點影響著我們的出行工具,也讓開車這件事不再那么單調了。但今天讓我們拋去華麗的屏幕與震撼的音效,思考一個與你我更為貼近且重要的話題,那就是你的車內環境真的健康嗎?在這么多“堆料”的座艙內你真的感到舒適嗎?
所以在這個眾多廠商都在鼓吹車內智能化的時代,有這么一家公司讓我們回歸本真,它就是電裝(DENSO),電裝是一家全球排名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及系統供應商。其中熱能系統是他們的主要產品。隨著自動駕駛的不斷進步,汽車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未來將發展成為我們生活的第三空間,因此電裝從溫度、聲音、空氣和視野等方面推進著空間環境進化,努力打造更為舒適且健康的車內環境。
01 舒適座艙的兩大法寶:S-COA與AiO
【資料圖】
S-COA與AiO?可能各位看的一頭霧水,接下來咱就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的意義以及對未來座艙發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前面我們提到電裝的主要產品與和核心技術在熱能系統領域尤為突出。那熱能系統里又包含哪些產品呢?簡單來說分為兩大塊,一是HVAC即空氣調節系統,是包含溫度、濕度、空氣清凈度以及空氣循環的控制系統。二是一些空氣質量產品,包含像PM2.5傳感器、等離子發生器、蒸發器清洗系統以及香氛模塊。
HVAC目前有兩代產品,COA和S-COA,你可以簡單理解這就是兩款空調,但S-COA是進化版本,意味著更加智能和簡約化。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目前車內的儀表臺是不是既臃腫又復雜?因此S-COA小型化的特點就帶來了更大的空間價值,首先S-COA的小型中置布局讓副駕空間得以釋放,腿部空間變大,讓目前許多車企主打的女王副駕功能得以實現,其次更精簡的設計讓電耗降低了30%,也讓噪聲降低2分貝。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提升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也讓車內更為安靜行駛質感更加優質。因此總結來說S-COA相比COA車輛在左右方向的尺寸減半,在維持性能的同時,降低了空調能耗并提高了車室內的靜謐性。
在后續與電裝工程師的溝通中還了解到,COA空調箱在2013年就開始有了,S-COA空調箱今年已在豐田車型上量產,除豐田以外,S-COA空調箱已經與好幾家整車廠在做先行研發,由于 S-COA空調箱完全中置式的小型化方案,對女王座駕以及儀表革新的貢獻還是非常打動整車企業們的。
接下來再說AiO,AiO簡單來說就是在S-COA上集成各類空氣質量模塊后的一個“小盒子”,為什么要集成呢?還是為了省地方,如今面向健康座艙和提升用戶體驗的理念越來越強,車內搭載的空氣質量產品也就越來越豐富。像PM2.5傳感器,離子發生器,香氛,UV殺菌燈等逐漸被推向市場。
但這就面臨以下2點問題:
1.這些產品搭載位置各不相同,增加了整車廠開發負荷。
2.各用各的送風/執行/控制機構,導致功能浪費,噪音源增加,故障風險提升以及價格上升。
因此AiO將必要的空氣質量模塊集約在S-COA上,致力于提升車室內空間,降低整車的開發負荷,為整車廠設計用戶場景提供了有力幫助。
提到這不禁讓我聯想到車輛的電子電氣架構也在由分布式向域集中式最終走向中央計算式的方向發展,其實簡單來講未來車輛的設計和功能都在向集成和簡約化發展。只有縮小每個模塊的體積大小并合理開發硬件布局才能讓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暢想,也讓許多之前不敢想的功能得以實現。
02 舒適座艙與智能座艙并非魚與熊掌
前面我們說如今各廠商都在鼓吹智能座艙的概念,試圖用“眼花繚亂”的功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但其實舒適座艙的概念并不是要推翻智能座艙理念,而恰恰相反的是,舒適座艙要嵌套在智能座艙當中,這樣我們出行的環境就會既智能高效又舒適健康。豈不是我們更為期待的理想狀態嗎。在我與電裝工程師溝通后了解到目前新勢力車廠有很多智能座艙或5D音樂座艙之類的產品,智能座艙比較多的功能是一些人機交互、語音、自動駕駛、導航、5D影院、音響系統、座椅按摩等各個系統的場景整合,這方面是智能座駕主要的賣點。而電裝舒適座艙本身就可以與其融合,尤其是空氣質量層面對智能座艙進行強化。例如,電裝的AiO(包含S-COA)可以作為硬件融合到整車廠的智能座艙中,AiO的最大的優點是將所有空氣質量的硬件都集成到HVAC上,不對整車其他空間和位置做出要求。AiO各空氣質量硬件的信號可以由智能座艙來呈現給用戶,相關功能并不沖突,更不存在軟硬件的沖突。
所以我覺得這點還是非常好的,在我們都被眼前的超大屏幕吸引走眼球的同時,有一家企業在更為我們的健康著想還是非常欣慰的。
03 AiO雖小,“五臟俱全”
前面我們聊到AiO內集成了所有的空氣質量傳感器硬件,像PM2.5凈化系統、等離子發生器等,接下來咱再說說這些傳感器具體是如何改善車內環境質量的。
在現如今,大氣污染問題加劇,每到冬季霧霾天也是隔三差五就來侵擾著我們的生活,那么對于我們經常開車出行的人來說,車內就要有一個很好的過濾和凈化系統,以免車外的空氣進到車內影響我們的健康。電裝在這點上是十分專業的,他們考慮到了各類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有害物質,并利用科學高效的方式加以祛除和改善。
首先來說PM2.5凈化系統,這個系統的功能就是檢測這些微小顆粒物并加以凈化,電裝在這一系統上的獨到設計是利用HVAC 風流檢測因此無需自帶風扇,好處是降低了噪音。
其次AiO內搭載了CN95空調濾芯,起到了高效除塵,抗菌除菌的作用。
接下來再說等離子發生器,這一裝置的作用主要是殺菌和除異味,可能有的小伙伴聽說過負離子發生器,那么等離子發生的優勢是什么呢?相比之下,等離子發生器對于浮游細菌和病毒以及減輕異味方面有著更強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可以正負電荷均祛除,負離子發生只能中和正電荷。并且這款產品可以前后席均吹出離子,這樣一來無論坐在前排或者后排都能有很清新的車內環境享用。
當然這個“小盒子”內還有一個相當于自清潔的功能區就是蒸發器清洗系統,它可以減緩HVAC內部異味的產生。
最后來說一個目前只有在高端車的高配車型上才有的配置那就是智能香氛單元。它的創新是可以聯動空調實現不同香度的調配,并且集成后成本也可以大幅下降,因此今后一些普通車型也可以配備上了,真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當然以上這些功能區目前還未完全實現集成裝載,電裝表示計劃在24年第二季度我們就能看到一個完全體的產品面世了。也讓我們共同期待一下。
04 寫在最后
在這次參加完電裝的舒適座艙技術交流會后我的最大的感觸就是未來車的設計與研發其實在思路和方向上是一致的,都脫離不開“減熵”的概念,即降低車內的混亂度,提升造車的整體性和集成度。簡單來說就是“大道至簡”的理念,只有將車內復雜的零部件加以集成和簡化才能創造出更大空間留給我們去開發更多意想不到的功能。比如之前汽車的儀表臺都是厚重且功能按鍵復雜的模樣,如今我們看到智能電動車的內飾基本就是一個超薄大屏加個方向盤,更多功能集成為語音控制,這樣節約出車內空間對于用戶體驗來說是極大的提升;其次在電池領域目前很火的CTP和CTC電池也是將電池包設計簡化甚至去除電池包直接將電芯集成到車體上,這樣一來能裝的電芯就更多了,續航里程就會大幅提升;再比如某些車企目前在搞一體壓鑄技術,也是簡化車體構造,大幅降低零部件數量讓整車成本得到大幅下探;更極端一點像滑板底盤技術更是將傳統造車的理念推翻,拋棄掉冗余繁雜的鋼體結構,讓造車更容易??梢娺@就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只有順勢而為才能不被時代和市場淘汰,因此電裝這次向我們帶來了他們在舒適座艙領域的前瞻性思考和設計理念,并且十分貼近未來造車的趨勢和必然方向。接下來我們就把技術交給時間,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款產品的完全體形態亮相的那一天,相信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的出行體驗和駕駛環境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 張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