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原創 今天的話題要從特斯拉10月24日的降價開啟,Model 3降價1.4-1.8萬,補貼后售價26.59萬起;Model Y降價2-3.7萬,補貼后售價28.89萬起。
即便如此,Model Y和Model 3的起價仍超26萬元,且國內這兩款車系已經是全球“最低”,但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020年電池日提出的,大約三年后制造2.5萬美元電動車,讓更多人買得起的美好設想,還有極大差距。
好在,馬斯克近期又開始頻繁提到新一代平臺電動車,再加上Model Y和Model 3需求放緩的現實情況。不禁令人猜想,或許當年的2.5萬美元電動車計劃會開始加速。
(資料圖)
讓我們先按時間線由近到遠的順序,回顧一下馬斯克針對可負擔電動車發表的言論。
在幾天前的印尼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上,馬斯克表示,我們確實認為制造更便宜電動車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我們需要為這件事做點什么。同時,馬斯克還表示了特斯拉愿意為更多發展中國家,生產更便宜電動車的想法。
在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針對新一代平臺電動車發布了重磅信息,首先是新一代平臺生產的電動車尺寸將會更小,其次是成本大約是Model Y和Model 3的50%。結合這兩點來看,其實就是當年提到的2.5萬美元電動車。
同時,馬斯克還表示,我認為它的產量會超越(特斯拉)其它汽車的總和。雖然關于新車的發布時間,還沒有準確消息,但是也提到了將會是“開發團隊的主要關注點”。此番言論表明,在特斯拉內部,新一代平臺的開發或許一直在進行中。
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首次提出了2.5萬美元電動車計劃,并表示大約三年后推出,也就是2023年,按照當時匯率計算,新車售價約17萬人民幣。即便按照近期匯率計算,也就小幅上漲至約17.82萬人民幣。
可以看到,如果2.5萬美元電動車可以順利量產,將會進入比亞迪秦PLUS、本田思域、大眾速騰等主流緊湊型車的價格區間,以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在全球市場中獲得指數級增長的銷量,可能并非難事。
根據易車App的銷量數據能知道,在近一年的國內市場中,僅比亞迪秦PLUS新能源的銷量就超過31.2萬輛,大眾速騰超過22.23萬輛,僅計算國內市場緊湊型車銷量前六名總和,就能輕松超越183萬輛,這是一個多么令人充滿期待的巨大市場。
雖然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表示新車大約會在2023年亮相,但是結合目前特斯拉計劃在年內交付Semi純電卡車,并于2023年底開始大規模生產Cybertruck純電皮卡的計劃來看,特斯拉可能還需要忙過這一段時間。
之后,新車最快或許會在2023年內亮相。晚些的話,2024年也是比較可能的時間段。
綜合此前曝光的消息來看,新一代平臺更便宜電動車,應該會首先在上海超級工廠國產。其實早在2020年第四季度一份被曝光的環評報告中,這款神秘的新車就被貼上了“未來產品”的標簽,并表示將會直接在中國生產。
當時,專業人士和媒體都在推測,新車或許會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道路測試,并有可能在同年的2021廣州車展首發。
不過現實情況是,2022年都快結束了,外界也沒看到新車的身影,這其中與Model Y和Model 3銷售火爆有關,直接導致特斯拉并不急于推出更便宜新車。
如果按照馬斯克提出的新一代平臺電動車成本降低50%來計算,當前Model 3售價26.59-34.99萬,降低50%大約是13.3-17.5萬;Model Y售價28.89-39.79萬,降低50%大約是14.45-19.9萬。
再疊加上未來兩年可能上漲的物料成本,新品主力車型售價或在15-18萬間,雖然基本與2.5萬美元(當前匯率約17.8萬人民幣)相當,但是考慮到中國高效的供應鏈和生產成本,以及巨大的競爭壓力,國內售價比全球市場更低,很有可能。
特斯拉在德國柏林也建設了超級工廠,這是面向歐洲市場的大本營,因此早期爆料的消息是,新車或將是一款緊湊型掀背車,畢竟在歐洲市場,類似大眾高爾夫的新車有著極高的銷量。
假想圖
除此之外,縱觀當前特斯拉的產品策略,可以看到擁有Model X和Model S,Model Y和Model 3,這樣的不同級別“SUV+轎車”的產品策略,因此如果大膽推測的話,或許未來還將擁有一款同平臺的緊湊型SUV出現。
關于新車的名字,此前很多人按照Model 3的命名方式,在網絡上將其稱為“Model 2”,這個名字讓馬斯克感覺非常不滿意,不過針對有人提出的“Model Too”,馬斯克給點了贊。
如果未來新車真的可以叫做“Model Too”,那么就可以從當前暢銷產品Model S、Model 3(因為Model E已被福特擁有,所以采用目前名稱)、Model X、Model Y組成的“SEXY(性感)”組合,升級為“Too SEXY(太性感)”組合。
在中國和全球市場對新能源車的政策扶持幫助下,Model Y和Model 3自量產以來,就開啟了“供不應求”模式,雖然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后,緩解了產能不足問題,但是在今年8月上旬,Model Y的交付周期仍舊需要8-12周,一車難求。
時間進入10月份,可能是Model Y和Model 3的需求開始放緩,特斯拉開啟了主動降價;隨后進入11月,特斯拉再次開啟最高8000元的限時優惠,同時經過幾次調整,特斯拉國內交付時間目前也大幅縮減至僅需1-5周。
至此可以看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繼續保持擁有足夠高的營收增長,特斯拉需要盡快增加新產品的推出速度,除了保證Semi純電卡車、Cybertruck純電皮卡的量產交付外,有助于實現薄利多銷戰略的“2.5萬美元電動車”或許將會加速到來。
根據易車App“新能源熱度榜”數據,特斯拉中國在同級別競品中排名第2,日均關注度16.05萬。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看。
責任編輯: 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