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原創隨著購車年齡的不斷下降,如何滿足年輕人的喜好成了不少廠商都需要面對的課題,而一款有著運動時尚外形的轎跑車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主流的家轎和家用SUV市場內卷完之后,轎跑車型今年也迎來了不少新鮮血液,咱們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不同價位的轎跑車型,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15-20萬元區間
上汽大眾凌度L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官方指導價:15.09-19.09萬元
關注車市的朋友們都會對之前老款的“奢適寬體轎跑”凌度有一些印象,不過彼時的凌度和大眾傳統的A級家轎拉不開差距,市場熱度并不高。這一次,大換代之后的凌度L顯然給出了年輕人們更多想要的東西。
外觀上,凌度L作為轎跑車型,整車線條相比其他轎車會更為流暢,全新的外觀和內飾設計在同級別中非常驚艷,相比大眾過往車型來說確實耳目一新。車頭部分沒有采用平直的線條,而是簡約的一條LED等待貫穿前臉,中央的大眾LOGO也是可以點亮的,這一設計我們只在大眾的電動車上能看到。燈組造型也沒有以前那么方方正正,有種柳葉眉的感覺,內部采用大眾最新的IQ.Light燈組,功能強大。
下方采用了點陣式的前包圍,尺寸夠大,沖擊力也夠強。整個車頭配合這個紅色的車漆顏色確實會更加有活力也更加科技。
車身側面,就不得不提到這個流暢的車頂線條了,掀背式尾門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設計,也確實兼顧了車尾的美觀和實用。銳利的貫穿式腰線加強了運動氣質,無框車門則更為吸睛,在同價位的車型中比較少見,也正式將過去凌度模糊的定位清晰起來:一輛年輕動感的轎跑車型。
車輛尾部的視覺效果延續了“寬體”這一概念,貫穿式的尾燈更寬,黑色的底板和紅色的燈組看起來會更為運動。不過隱藏式的排氣就有些不夠味了。
車輛內飾部分,傾斜式的中控臺角度會比采用類似造型的朗逸、速騰傾斜角度更大,淺色的皮質+碳纖維的飾板讓車內氛圍看起來也會更為高級。雖然屏幕以及車機系統還是和大眾許多車型一樣,不過無線CarPlay功能的加持還是讓這臺車在易用性上完全夠用。
中控臺區域沒有采用傳統擋把,而是使用了更具科技感的換擋撥桿??萍几羞€體現在許多地方,譬如車內其實許多按鍵都做成了觸控的模式,并且方向盤上會帶有震動反饋,對于年輕人來說倒是不難適應,不過我個人使用下來還是有一定誤觸的風險的。不過拋開這些來看,整個車內的觀感確實不錯。
空間部分,如果是和主打家用的轎車相比還是會有一定劣勢,不過主要集中在頭部空間方面,較為低矮的車身高度對于個子高的駕駛員來說不那么友好,在腿部空間上沒有問題。
動力部分,凌度L全系搭載1.4T發動機,代號為EA211,這款排量為1.4L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在整個大眾集團中被廣泛運用,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50N·m。不過參數始終只能看出個大概,事實上雖然1.4T發動機+雙離合的組合搭載于許多車型之上,但不同的調教也能賦予每臺車不同的性格。
凌度L的這套動力總成事實上會比朗逸、速騰這樣的A級轎車在調教上都更為靈動。沒錯,我用了靈動這個詞。無論是哪種動力輸出模式,變速箱的換擋邏輯都會比另外兩臺家轎更為激進,同時保持了不錯的平順性,再加上整體轉向手感會更為輕盈,所以顯得這臺車無論是堵車還是巡航都有著輕松的駕駛體驗,它不需要你和車輛較勁。
底盤方面,凌渡L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底盤的調教軟硬適中,對于小坑洼和顛簸的處理不錯,對于較大幅度的震動則力有不足。不過對于年輕消費者來說我覺得還是十分契合的,至少我個人在駕駛這臺車的過程中體會到這臺車在舒適性和運動性之間的平衡做得到位,沒有什么明顯短板。
20-30萬元區間
一汽大眾CC
官方指導價:24.99-29.99萬元
合資品牌B級車也是一片紅海,不過合資品牌B級的轎跑車型卻不多,而CC一直是這個價位銷量不錯同時口碑也不錯的車型。和凌度L不同,一汽大眾CC的前兩代車型在國內其實一直有不少消費者追捧,不過售價不那么親民,而這一代車型配置更高,售價更為合理,所以在20-30萬這個價位區間我會更推薦這款車型。
作為大眾最美車型之一,CC的設計一直非常成功,獲得過紅點設計獎的它在汽車設計界一直有不小名氣。前臉部分采用了貫穿式的U型前臉設計,碩大的進氣格柵與前燈組融為一體,內部依舊采用了多條橫向鍍鉻格柵,不過因為格柵造型的變動帶來更多新鮮精致的味道。
車輛側面,無框車門、大幅度的溜背線條以及掀背式尾門都沒有缺席,相比凌度L來說由于CC有著更長的車身長度,所以側面看起來也會更為舒展,貫穿式的腰線也并沒有凌度L那么俯沖,側面的氣質動感之余會有一定力量感。
車輛尾部的造型則會略顯常規,翹起的小鴨尾以及復雜的燈組會提供一定科技感和運動感,其他的與大眾常規的B級轎車相差不大。隱藏式的后攝像頭還是用心了的。
內飾部分的設計則會更為老氣一些,不過對于B級車的一些消費者而言,雖然CC目前的內飾設計不新鮮,不過這套從17年邁騰上延續下來的內飾人機工程學上完全沒得說。T型的中控臺帶來更寬的視覺寬度以及橫向空間,對稱式的設計以及大量實體按鍵老司機們都喜歡。雖然科技感上略遜一籌,但用起來好用是不爭的事實。
全液晶儀表和CarPlay沒有缺席,這對于許多消費者僅限于聽歌、導航的智能化需求來說顯然足夠了。哈曼卡頓音響系統給到好評,我自己在CC上體驗來說其實不輸于很多BOSE、雅馬哈的音響系統。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CC性價比高的原因除了不錯的優惠幅度,主要是在科技配置上也比較有誠意。三區自動空調、HUD抬頭顯示、ACC自適應巡航等都有搭載。
空間方面,一汽大眾CC的軸距達到2841mm,雖然比不過某些長軸距車型,但是同樣的腿部空間也不用擔心。身高175cm的體驗者在后排也能獲得超過兩拳的腿部空間,短板主要還是在頭部空間上,這種造型的車型必然會為了線條而犧牲一部分頭部空間的,或者換句話說,以腿部空間來換頭部空間。
動力方面,一汽大眾CC匹配2.0T低功率/高功率兩種發動機,與之配合的軍事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低功率發動機動力參數為137kW/320N·m,高功率發動機動力參數為162kW/350N·m。
在國六時代這個發動機的動力參數不弱,雖然看起來沒有一些美系車那么炸裂,但大眾的2.0T發動機優勢就在于動力爆發曲線優秀,低扭充足渦輪介入早。配合調校出色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能做到爆發力和平順兼備。
30-50萬元區間
寶馬4系
指導價:37.39-56.69萬元
作為小眾車型的4系,寶馬非常大膽地在這臺車上采用了非常規的進氣格柵設計,這種全尺寸的雙腎進氣格柵讓4系完全獨立出來,和寶馬3系有了比較明顯的產品區分。同時視覺沖擊力很強,搭配流暢優雅的車身線條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
4系作為正宗的轎跑車型,是有著雙門版、四門版以及敞篷版可選擇的,比較自由靈活。從銷量分布數據來看,購買4系的群體會更青睞雙門版車型,無他,雙門版車型側面更帥,比例更協調。配合大尺寸的輪圈跑車范兒很足,所以從側面或側后面欣賞這臺4系敞篷是最佳角度。
內飾部分,4系延續了家族式設計風格,簡潔以及運動取向的內飾其實沒有什么好挑剔的,碳纖維飾板、細膩的皮質以及磨砂的金屬飾條組合起來,無論是視覺感受還是觸覺都達到優秀的水平。
12.3英寸的全液晶數字儀表盤及10.25英寸的可觸控中央顯示屏,采用最先進的全數字化設計。結合BMW iDrive 人機交互系統與BMW智能個人助理,實現駕駛者與車輛之間的多樣化、個性化、數字化的互動體驗模式。
給到好評的是M運動方向盤,手感柔軟中帶有彈性,握持感受非常好,相比3系而言轉向比更為緊湊。
空間方面,寶馬4系軸距達到了2856mm,不過由于雙門的設置,后排還是會稍顯局促。那么相對傳統的四門版車型空間表現如何呢?身高178cm的體驗者在后排有著一拳左右的腿部空間,表現不算優秀,不過對于4系這款車型而言,空間并不算特別重要。
動力方面,新車將繼續搭載2.0T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個動力版本。高功率車型最大功率為258馬力,最大扭矩為400?!っ?。低功率車型最大功率為184馬力,最大扭矩為300?!っ?。傳動系統將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全文總結:無論是售價較為親民的凌度L還是第一眼吸睛的寶馬4系,今天推薦的這三款車型除了無框車門、轎跑身姿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好開。事實上這三臺車的駕駛感受相比同級別的家用轎車都有明顯的提升,輕快、動力輸出干脆利落、轉向手感清晰明了是他們最受喜愛的地方。
根據“易車App轎車銷量榜單”數據顯示,今年10月凌度L銷量突破萬臺,一汽大眾CC的銷量也達到2828輛,查詢更多數據請登錄易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