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螳螂觀察
作者 | 陳小江
(資料圖)
任何一個成功穿越周期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發展順利的時候,主動跳出“舒適圈”,進而跳出一般企業“起始、成長、成熟、衰退”的發展周期,為企業發展畫出漂亮的S型增長曲線。
日前,拼多多發布2023年一季度報,在同行普遍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該季拼多多營收和利潤遠超外界預期。財報發布當天,拼多多股價也應聲上漲18.99%,非?!鞍瓦m”。
不過,在財報會上,拼多多并不“安分”,提出將提升質量作為首要目標,宣布將進入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作為新階段的新戰略大動作——“百億生態”專項也正式推出。
01、在超預期財報上再“起跳”
如果說財務報表是企業發展的“晴雨表”,那么2023年一季度的拼多多可謂“一片晴天”。
財報顯示,截止3月31日,拼多多一季度實現營收376.4億元,同比增長58.2%,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320億元。一季度整體毛利潤也高出此前市場預期的238億元,達到265億元。而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則較去年同期上漲212%,從26億元上漲到81億元。
財報亮眼,卻不“過度”依懶“成功路徑”,拼多多官宣“轉型”了。推出第三個百億項目——“百億生態”專項,首次提出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疊加此前聯席CEO趙佳臻上任。一系列主動求變的大動作,看似意外,其實不然。
背后有行業發展市場大勢使然,作為國內最大的農貨上行平臺以及重要電商平臺,拼多多如今已成為“巨多多”——用戶近9億,1600萬新農人深耕平臺,供應鏈與電商運營實力兼備的優質商家持續涌現。
商家們一邊通過拼多多,將產品銷往全國乃至全球。一邊又有越來越多商家依托拼多多“拼單+產地直發”模式取得規模效應,化身為其他平臺(含電商直播)的重要貨源地,這意味以農業和白牌產品起家的拼多多,平臺生態更加繁榮的同時,也更加多元化,平臺生態也需要“因時迭代”。
“百億生態”專項,也是繼“百億補貼”以及“百億農研”戰略之后的延續,對應著拼多多企業發展的“三級跳”的“第三跳”——從黃崢帶領拼多多從0到1,加速推進,奠定企業基礎和價值觀;到陳磊則帶領拼多多由快向穩,實現扭虧為盈,進而探索從提速到提質的轉型;再到如今趙佳臻將承擔拼多多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為高質量發展尋找更強驅動力的重任。
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也非空穴來風,而是早已站上“跳臺”。
事實上,這次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認為是“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成果”。陳磊表示,過去幾個季度,拼多多已在穩步調整策略,將重心從增速轉向提質,推進平臺生態建設。
這也是行業所需。中國電商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從外部驅動的用戶規模為主的流量時代,轉向用戶粘性為主的存量時代。提升平臺服務,激發“內生動力”,已成為企業下階段的重要“著力點”,拼多多“百億生態”專項扶持優質商家有質量地增長,也有利于消費者獲得增量價值。
02、拼多多生態的“極限左移”
生態的本質,是一種秩序的建設。
從自然界到包括企業在內的人類各種組織,秩序都在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生存和繁榮的基礎。如果再具象化一點,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品控”,對生態的適度引導和設計,意味著將“品控”前置,實現更高質量的輸出。
普通工廠和全球頂尖工廠的差別或許有很多因素,但“品控”是關鍵一環。普通工廠是先生產后檢測,全球頂尖的生產工廠呢,它們往往將每個環節的品控往前提,把質檢和生產放在了一起,這種品控標準,叫做“極限左移”。
拼多多“百億生態”專項的推出,本質是針對商家生態“品控”的升級,是平臺生態的一次“極限左移”,旨在對優質商戶和商品進行資源傾斜,推動中小企業、優質商家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提升平臺商戶的整體服務效率與品質。
一句話,就是讓能夠提供更好服務的商家以及更好體驗的商品,即“多實惠,好服務”能夠更輕松觸達用戶,變成用戶的“好體驗”。
具體到平臺措施上,一是扶持優質商家“上馬”,推出百億規模幫扶資金,支持并幫扶優質商戶、品牌及中小企業,讓其可以“快馬加鞭”,實現快速上升躍遷。這與大部分同行業以業績大小衡量商家不同的事,只關乎“優質”,無關于“大小”。
二是“扶上馬”之后再“送一程”,即通過流量等資源傾斜,激發需求側的“數字化新消費”,輔助產業帶商家建設“數字化新供給”。并結合權重不斷提高的“研發”投入。幫助商家更快、更多打造爆品,幫助拓展國際市場等舉措,助力優質商戶做大做強。
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拼多多研發投入25.07億元,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4.2%,且研發團隊人員已占到公司總員工數的一半。
這也就是趙佳臻所說的,“我們將繼續重投實體供應鏈建設,穩鏈強鏈、補鏈延鏈,讓更多工業、農業產業帶跑出扎根本地的領頭羊,帶領當地產業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可以看到,“百億生態”專項本質是對“高信用”的嘉獎,旨在供給側提質,于供給層面提前把控和篩選,最終將帶來優質商家脫穎而出,更多優質爆品打造,以及商家信用正向升級。最終形成“信用高”的優質商家,將獲得更多“資源”,讓他們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營造優質商家、消費者、平臺生態都舒適的“共同體感”。
03、“既要又要”的高質量發展
“百億生態”專項雖是拼多多主動推出,但推動這一項目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管出來的,而是自下而上長出來的。由提速向提質轉型,帶來業績的優異表現就是佐證。
何謂拼多多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在《螳螂觀察》看來是既要高速發展,更要提質升級。
一方面,平臺仍在持續用真金白銀為商家高速發展創造條件,比如對農業商家,已成為中國最大農貨上行平臺多年的拼多多,至今仍然堅持0傭金政策,農業商家的綜合費用大概只是其它平臺的1/3-1/2。
今年的“五五購物節”,拼多多更是將扶持力度調到有史以來最大,投入40億元真金白銀補貼,同時多多買菜還在上海地區投放6000萬張專用消費券,助力居民更好消費。
另一方面,平臺加大提質升級的速度和力度。比方說拼多多的口號已經從“多實惠多樂趣”變成了“多實惠好服務”。實惠和樂趣不變,但服務的權重往上提,比方說,平臺絕大部分商品已經從72小時內發貨升級為48小時內發貨,對老人及偏遠地區的消費者進行售后服務傾斜等,都是拼多多高質量發展的“又要”。
今年以來,無論是成為行業內首家主動禁售亞硝酸鹽的平臺,實行全面的戶外刀具實名制、禁止未成年人購買,在4月“多多讀書月”聯合國內主流出版社、圖書品牌,累計投入數億元,對部分圖書源頭直補,推動正版圖書發展,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消費、推動國內電商運營整體環境改善,都是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因此“百億生態”專項,看似直接服務商家,但仍是服務好消費者為導向。而通過三個“百億”,拼多多也完成了從單點突破,到全面提質,完成了企業從小做大,從大做強的“三級跳”。
《螳螂觀察》認為,在平臺治理、商家生態、高質量供應鏈、高質量消費持續升級的拼多多,將提供給商家更高質量的增長。給消費者更高質量的服務,從而為拼多多帶來高質量發展。
就像狄更斯所說的,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注定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