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實時:多家公司高調跨界白酒 財報中為何不見蹤影

《投資者網》徐慧

近日,第10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成都落下帷幕,作為白酒行業的晴雨表,這場糖酒會吹來了2023年消費復蘇的春風。不過大會的微酒論壇也指出,白酒行業將面臨長期銷量負增長、收入低增長和利潤低增長情況。白酒行業進入“內卷時代”的消息猶如一聲驚雷,引起市場廣泛關注??v然如此,仍有不少玩家跨界“飲酒”。本次糖酒會上引發關注的王老吉白酒,就是跨界“闖入者”中的冰山一角。

《投資者網》發現,近年來,雖然華潤啤酒(00291.HK)、同仁堂(600085.SH)、娃哈哈、全聚德(002186.SZ)、眾興菌業(002772.SZ)、大豪科技(603025.SH)等多家公司都宣布跨界白酒行業,但有意思都是,這些公司財報中并不見白酒相關收入的蹤影。


(相關資料圖)

高利潤的誘惑和沾酒即漲的規律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涉足白酒行業,其跨界白酒行業成為新的趨勢,那企業為什么喜歡跨界白酒?

首先,白酒行業的利潤率極高。根據2022年A股白酒行業的數據,這個行業的凈利潤率高達38.8%,在A股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一。同時,根據A股白酒上市公司發布的2022年業績來看,多家企業實現營收、凈利同比雙位數增長。其中,貴州茅臺憑借總營收1272億元拔得頭籌;老白干酒2022年度凈利潤為6.9億左右,同比增加約77%。由此推斷,高利潤或是白酒吸引眾多大型企業的入局的原因之一。

其次,二級資本市場也熱衷“飲酒”。以“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為例,該基金自2015年成立以來,收益率高達368.77%。其中,“酒ETF”2019年到2021年,漲幅超過200%。在A股市場上,也有沾酒即漲這一“規律”,曾經紅極一時的全聚德經營業績,在經歷8年的徘徊后,自2017年開始下滑,2020年至今持續虧損。但在202年12月,全聚德宣布跨界白酒行業后,公司股價10天飆漲88 %??缃绨拙屏钇髽I成為許多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企業跨界白酒后實際表現如何

企業高調跨界入局白酒,無非是想推動業績更快增長,創造更大的想象空間。但企業跨界白酒后實際表現如何呢?

2018年2月,華潤啤酒(00291.HK)入股山西汾酒,并以11.45%的股權,成為汾酒第二大股東。2020年底,華潤啤酒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華潤酒業,正式進軍白酒板塊。2021年8月份,華潤酒業宣布收購景芝酒業旗下景芝白酒60%股權,將景芝白酒收入囊中。2023年1月10日,華潤啤酒123億元拿下金沙酒業55.19%股權,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在白酒業務的布局。

3月24日,華潤啤酒發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的綜合營業額352.63億元,主營收入里啤酒仍占主營產品構成的100%。對此,浦銀國際發布表示公司白酒業務尚處孵化階段,短期對公司的利潤貢獻相對有限,但在華潤“白+啤”的協同策略下,長期前景可觀。

除了華潤啤酒這類堅定入局的企業,還有同仁堂(600085.SH)、娃哈哈、全聚德、眾興菌業(002772.SZ)、大豪科技(603025.SH)這樣進入酒業后始終不溫不火甚至敗走的案例。

2022年,同仁堂曾宣布擬以不超過人民幣1.90億元收購京宜生物51%股權,補充藥酒業務產能,并向食品酒業務延伸。彼時有業內人士認為,白酒品類是較高溢價的產品,同仁堂投資白酒可以有效拓展品類,獲得新的市場增量,提升業績。然而僅7天后,公司跨界布局酒類業務的理想就熄滅了。原因是公司認為該交易方案較為復雜,在與相關部門溝通過程中,就部分安排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繼續推進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決定終止此次投資。

事實上,同仁堂很早就布局了酒類業務,推出如國公酒、同仁御酒等養生藥酒銷售,只是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公司日前公布2022年度報告,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53.72億元,但在主營收入中,并未出現白酒產品收入。

娃哈哈早在2013年時就斥資150億進軍白酒行業,選擇了茅臺鎮的“金醬酒業”成為合作伙伴,進而推出新品“領醬國酒”。但事實總是跟理想有些許差距,新品上市一年之后就從7000萬的銷售額降到了3000萬,到2018年的時候娃哈哈就已正式退出酒企,第一次進軍醬酒以失敗告終。

時隔9年后,哇哈哈再次卷土重來,于2022年再次推出新品“宗帥家酒”,定位高端白酒,1388元的價格甚至比部分嫡系茅臺系列還要高,不過新品并未全面鋪開,這也讓市場普遍不看好“宗帥家酒”,認為這不過是娃哈哈在品類拓展上的又一次掙扎。

當然,除了娃哈哈惦記“醬酒”,還有魯花花生油,腦白金保健品,也惦記著想進入醬酒行業,但是隔行如隔山,所以這些品牌的醬酒,也都“石沉大?!绷?。

作為一家著名的北京烤鴨餐飲企業,全聚德分別在2019年、2022年推出了自己的白酒品牌。在銷售業績上來看,該品牌的白酒在市場上表現并不理想。2022年財報顯示,全聚德全年共錄得7.19億元的營收,與上年同期相比營收縮水24.16%,并且主營收入構成上沒有白酒的身影。

據 《投資者網》了解,在全聚德天貓平臺的官方店鋪內,售價828元/瓶的全聚德1864醬香型白酒月銷僅200+,售價568元/瓶的全聚德傳奇醬香型白酒月銷僅100+。

當然也有跨界較成功的企業,如早在1993年,就被外界稱作“A股不死鳥”的巖石股份(上海貴酒,600696.SH)就登陸A股,當時是國內首家臺資上市企業、建筑陶瓷企業。2018年,公司收購貴酒云85%股權,先期試水白酒電商,銷售的產品多為貼牌;2020年,韓宏偉通過貴酒發展收購貴州高醬酒業52%股權,后無償贈送給巖石股份,當年旗下就有了以濃香產品為主的章貢酒業、以醬香產品為主高醬酒業兩處生產基地。

在巖石股份2021年主營構成中,醬香白酒占比最大。2021年,公司醬香產品、濃香產品分別實現收入4.68億元、0.42億元,占酒類業務收入的80.14%和7.19%,由此來看,公司算是成功跨界了白酒行業。巖石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87億元,同比增長73.92%,實現凈利潤4730.16萬元,同比下降42.7%,屬于增收不增利。

從以上實際案例不難看出,跨界白酒并非所有企業都能成功,要在白酒行業立足還需要克服許多挑戰和難點。

跨界白酒的挑戰和難點

近些年來,跨界到白酒領域的企業不斷增多,但很多企業都已跨界失敗告終,跨界白酒行業到底有哪些挑戰和難點?

首先,白酒行業內卷嚴重。中國市場的白酒品牌數目極多,每個品牌之間的競爭都十分激烈,想要在這個行業中建立起特定的定位和品牌特色難度頗大。

其次,中國白酒行業面臨“由量到質”的消費轉變,“喝好點”成為主流消費心理。對于企業來說,推出高質量的白酒品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且如果品質不過關,很可能打擊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信任。

第三,白酒的渠道推廣也是一個難題。當前,白酒市場主要采用“三格局、三流程、三店”模式,渠道推廣難度極大。一般跨界企業來很難做到。

總體而言,《投資者網》研究后發現,白酒陣營早已巨頭盤踞,多數跨界資本難攻亦難守,想要在白酒行業中立足、打造旗艦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還需要具備更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營銷策略。(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