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將開啟二次創業之路”。
【資料圖】
2022年5月,在北京銀行2021年年報暨2022年一季度發布會上,董事長霍學文講了這樣一句話。
進入2023年,站在承前啟后的歷史節點,回顧2022年的大考結束成績,北京銀行的二次創業之路走到了哪一步?
財報顯示,2022年,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62.8億元,和2021年持平;歸母凈利潤247.6億元,同比增長11.4%;ROE為9.59%,同比下降0.75%。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就銀行安身立命的根基:凈利差和凈息差,北京銀行均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2022年,前者為1.71%,2021年則為1.8%,2020年末為1.88%;后者為1.76%,2021年末則為1.83%,2020年末為1.93%。
一般來說,凈利差代表了銀行資金來源的成本與資金運用的收益之間的差額,相當于毛利率的概念;凈息差衡量的是某時期內銀行的生息資產賺取凈利息收入的能力,相當于凈資產收益率的概念。
對于吸儲規模龐大,生息資產日均萬億級的銀行來說,凈利差、凈息差0.1個百分點的波動就會影響凈利息收入十億左右,是導致營收增速變動的核心因素。
此外,截至2022年末,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1.43%,較2021年末下降0.01%,但仍處于行業較高水平;撥備覆蓋率 210.04%,較2021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減弱。
而在2022年年報中,北京銀行在第157頁涉訴信息中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行作為被告且爭議標的在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訴訟、仲裁案件共15宗,涉及金額約人民幣752640.37萬元?!眽毫εc風險躍然紙上。
總的來說,北京銀行的這份答卷并不理想。
作者:七公
關鍵詞: